设置

关灯

第237章 外交和探索(第1/2页)

    第237章 外交和探索

    彼得成为凯撒后也感受到了米尔恰对自己不一样的态度,这是每个皇帝都会经历过的事。为了消除父亲的疑心,也是为了让自己休息一下,彼得主动提出要去看看妹妹和另一个未来亲家。

    米尔恰应允了,还准备了一大堆礼物。并且也向那不勒斯和米兰发出外交照会。

    索菲亚和彼得一起出行,她还没有去过西方世界,这次带她见见世面。

    除了那不勒斯和米兰,米尔恰还决定扩大到其他国家,就像之前罗马皇帝去西方那样,但这次不是求援,而是正常出访。

    米尔恰还给法国发了外交照会,说不定可以和法国一起夹击神罗,去看看总归是好事。

    说到外交,那支彼得赞助的船队已经南下来到了开罗附近的港口。梅森见到了现任苏丹纳绥尔法拉吉,不仅递交了国书,还向苏丹提出扩大贸易和贸易特权的请求。

    苏丹求之不得,因为他非常需要罗马尼亚的进入带动埃及的经济和税收。特别是当地出产的棉花、亚麻和丝绸,这些都是埃及需要的纺织原料。

    1314世纪的亚历山大纺织业盛极一时,因享有“世界上最漂亮的纺织品在亚历山大”的声誉,亚历山大的纺织品受到消费者推崇,但到了现在,王朝的纺织品失去优势。

    亚历山大城纺织业的优势逐渐丧失,瘟疫占一部分原因。其次,原料供应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亚麻、棉花、蚕丝、羊毛等都是亚历山大城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但因战乱所需的原料得不到充足的供应。14世纪末,帖木儿大军西征,1400年攻占重镇阿勒颇;1401年攻陷大马士革。因帖木儿军队控制波斯和叙利亚,优质原料、染料无法供应埃及,所以纺织业逐渐衰败下去。

    现在就罗马尼亚提出扩大贸易,那也是一个好消息,根据他们的商人所知,罗马尼亚不仅有蚕丝和羊毛,还有棉花,纺织业有救了。

    对于梅森他们前往过境的请求,苏丹一时高兴也批准了。随后他们就马不停蹄的前往苏伊士地峡,古埃及和波斯时期开凿的运河河道还在眼前。好像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事实上,由于河道弃用已经600年了,土地硬的可以当石头采集了,要想将所有船只运送过去可不是一件小事,但很快他们就从以前的战争案例里找到方法先花钱收买附近几个部落,在船底涂上油脂和铺上木板,接着就用人力拉。拉上几十天就可以了。

    当然,这也只限于大型商船,中小型的船只在建造之前就是可拆卸的,付点运费运过去再组装也可以。

    在埃及南部有不少柏柏尔人部落,船队以一些新奇的物品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力。一些船很快就走了一大半的路程,还有一些罗马尼亚商人听说他们要去东方,就赞助了一些资金和物资,有人还跟随他们一同前往。

    埃及当地的景象还是让梅森他们大开眼界,欧洲想要的香料和东方商品在这里随处可见,每年从这里经手的商品都价值不菲,现在罗马尼亚也要去神秘的东方了。

    为了赞助东方的船队,彼得暂停对非洲内陆的探索,因为这不仅费时费力,还要面对气候和异教徒这两大敌人。花费不是一般的高。

    对于苏伊士运河这个方案,组建的公司已经开始筹备了。因为苏伊士和附近的西奈半岛土地贫瘠,气候炎热,当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