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7章 大公会议(第1/2页)

    第167章 大公会议

    匈牙利内战结束,彼得也撤军回到斯科普里。他继续对塞尔维亚地区的治理和同化。

    他也得到了消息,吉诺卡斯特公国以3万杜卡特的价格将自己的土地卖给了大公,伊庇鲁斯君主也正在谈判,如果成功,瓦拉几亚就要和摩里亚接壤了。

    骑士团和修会组织也从匈牙利撤出,他们开始向奥斯曼地区发动进攻。很快攻占了南部要塞塞雷,龙骑士团将驻地搬到这里,并准备进攻塞萨洛尼基。

    塞萨洛尼基又叫作萨洛尼卡、塞萨洛尼卡、萨罗尼加,帖撒罗尼迦等。是希腊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东南欧主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商港对于希腊和东南欧腹地都非常重要,现在被奥斯曼占据。骑士团的目标就是这座曾经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海港城市。

    说回奥斯曼,巴耶济德迅速吞并了不少埃米尔国。卡迪埃米尔国被吞并后巴耶济德基本统一了安纳托利亚,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归奥斯曼所用,但也和新的国家接壤。

    巴耶济德优待归顺的埃米尔,他需要在五年内集结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来,这样才能向瓦拉几亚复仇。

    同时巴耶济德也向欧洲派出特使,重申和他们的友好关系,这让他们都觉得苏丹是怕了他们,就对奥斯曼放松下来,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天主教会大分裂还在继续,产生的混乱、腐化、搜刮民财等种种恶迹,大大降低了教会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威信,教皇的权势和威望也一落千丈。

    趁此机会,彼得让西里尔院长以他的名义向卡罗尔牧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呼吁召开大公会议,重新确立东正教的权威。

    大公会议是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后,东正教就只承认之前一同召开的七次会议,不承认天主教单独召开的大公会议,而在召开频率上,东正教只在三百年里召开过两次,最近的一次距今也有四十多年了。彼得觉得要想重新树立东正教的权威,只有瓦拉几亚发表的宣言不够,必须要有大公会议来才行。

    卡罗尔牧首自然是支持的,他向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安东尼四世写信,提出召开大公会议,安东尼也有重振东正教的雄心,也表示了同意,而且为了向瓦拉几亚表示感谢,就提议在瓦拉几亚首都布库尔耶什蒂举行。

    得到许可后,卡罗尔牧首开始忙碌起来。虽然说忙碌,但也非常简单,东正教的范围比天主教小,除了瓦拉几亚、希腊、君士坦丁堡三地外,还有莫斯科、特兰西瓦尼亚、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地区的东正教主教,预计人数不超过160人。比天主教大公会议小多了。

    君士坦丁大帝定都君士坦丁堡后,就开始着手提升君堡的宗教地位。在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的决议,罗马教会在几大教区中名列首位,其次为亚历山大教会和安条克教会。后来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建成和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君士坦丁堡教会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迅速发展,大有超过罗马教会之势。公元381年基督教第二次大公会议确定其地位在罗马教会之下,在其他教会之上。

    但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不满足屈居于罗马教会之下,位居基督教世界第二的地位,特别是在古都罗马已经丧失其原有的政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