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六章 危险游戏(第1/4页)

    直接投资一部电影,听上去是一个利润丰厚,又能让身为有钱人的你在朋友面前获得炫耀谈资的佳话。但实际上,它可能是一场极端复杂且险象环生的绝命冒险。

    寻找适宜的卡司阵容,管理制作成本和接洽高效的分销商,只是影视投资者在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与制片方共同面临的几个不太麻烦的现实障碍而已。若拥有足够的行业经验,或能聘请拥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专业人士来把控风险,这些困难是可以被有效解决的。

    电影真正的成败,有时候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阵容再强大,制作再精良,都有可能成为九那样的商业炸弹。因为这個世界上最难衡量和界定的,正是影院观众捉摸不透的观影偏好和电影评论家们发出的聒噪杂音。

    毕竟,口味是善变的,在这个十年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故事,到了下一个十年就可能会变得平淡无奇。

    若能获得商业成功,制片公司不仅可以把一部电影变成三部曲、系列电影甚至是电影宇宙,还能从国际销售、家庭娱乐、付费电视、免费电视、影视流媒体、周边商品甚至是主题乐园授权费上大捞一笔。但如果电影遭遇票房惨败,它也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伤亡。

    什么伤亡

    当然是从制片公司幕后团队,到制作人和导演,再到编剧以及主演等所有人的职业生涯。

    大多数人只能看到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和侏罗纪世界所斩获的不世功绩。动辄十数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还有数额同样可观的下映后收入,能催生出令多少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也望尘莫及的单片毛利。

    做个最简单的跨界比较,韩易收购uta的直接谈判对手,美驰投行,2015年整个公司的毛利润是552亿美元。

    而侏罗纪世界世界范围内的总收入呢1672亿美元

    扣除所有的制作成本、宣发成本、演员分成和院线与流媒体分账,最终能落到片方手中的,仍有474亿美元的净利润

    这便是好莱坞向外部世界展现出的亮丽光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看着漫威宇宙年复一年收割全球票仓,羡慕嫉妒得眼球血红。

    这种迫不及待想要投身暴利行业分一杯羹的急切心情,跟基金经理们看到泰勒斯威夫特的新专辑与世界巡演为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天量利润时如出一辙。

    但他们忘记了最致命的一点,不管影视工业还是音乐产业,都是胜者为王的野蛮丛林。媒体的聚光灯,永远只会打在大赢家的身上。而镜头到哪里,关注点就转移到哪里,如此一来,人们自然而然地便忽略了角落里堆砌如山的战败残骸。

    我们提到过音乐行业的一九定律,而在影视圈,这个比例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说还要再糟糕一些。

    好莱坞与资本媾和数十年,到现在,积攒在各大影视公司桌上的电影草案至少上万份,毙掉90,还有接近一千个项目在同时筹备。这些项目里,大概有6070能够最终完成,这意味着每一年,光是好莱坞,就会向全球电影市场输送600700部电影。

    一天两部新片,再大的院线,也承载不了这样的上映数量。因此,在数百部电影中,实际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片子能够拿到不错的排片场次、发行矩阵和宣传曝光。

    换句话说,还没到变现这一步,好莱坞就已经淘汰了98的项目,以及98的项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