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旅行的意义(第1/5页)

    功德箱摆放着制作精致、色彩鲜艳的彩瓷莲花,徐洋拍了好几张照片发给他妈妈,因为对方的头像就是很经典的那一张“好运莲莲”。

    但对方却以为他在讨要功德钱,怒气冲冲地发了三段六十秒的语音过来,徐洋完全不敢点开听。

    六十秒是微信的极限,而不是愤怒的母亲的极限。

    几人走出来之后,又绕着大殿的围墙走了一圈。

    因为外部的长廊设有转经筒,游客们排着队,依次有序地挨个转过去。

    没有人看经筒的经文,大多只是求一个吉利。

    意料之外,经筒摸去是温热的,带着铜器特有的锈味。

    苏成意留意了一下,铜器因为常年有人触摸而变得更为光滑,而墙体内部的壁画大多却已经斑驳脱落了。

    内里破旧的古墙体暴露出来,倒是添几分更加古老的神秘气息。

    经筒转动的“哗哗”声中,恍如有千年前的古僧诵着经,从长廊的对面穿行而过。

    苏成意正在想着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出神时,空着的左手手指被人轻轻拉了一下。

    回过头去,旁边的楚倾眠把他往旁边带了带,原来是有朝圣者行着三步一叩首的大礼到了此处。

    游客们自发让出一条路来,同时停止了交谈,保持缄默的注目礼。

    这位朝圣者是个大叔,皮肤黝黑,但眼神明亮。

    见到他们让出位置,还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他身的长袍破烂,用以保护手掌和膝盖的木块也已经磨损成了薄薄一块。

    苏成意曾经过相关的文献,知道像这样的朝圣者往往要花费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前往他们心中的圣地。

    而面前这位大叔已经算是半步抵达了终点。

    选择踏这条道路的人,在出发之前往往会散尽家财,只带着一身的虔诚便朝着自己的信仰出发。

    他们行的是五体投地之礼,像是以身体丈量大地的长度,一路山高水长,砥砺前行苦行僧。

    并且他们所祈福,大多并不是为了自己。

    他们所许下的心愿是真的为黎民、为苍生,期望世界大同,世界和平。

    正因如此,这一行人所经之处,人们都会以尊重的目光相待。

    不是每个人都能抛开世俗尘埃,踏这样的路,所以人们尊重并且愿意帮助,同样也是另一种伟大的善行。

    待到大叔走远之后,徐洋才咽了咽口水,开口道

    “我算是懂为什么唐僧当年不坐筋斗云,非要靠自己走路了。”

    “他不是骑马了吗”

    韩冰专业拆台一百年。

    “”

    徐洋难得感性一下,又被沉默了。

    一向没什么话的林桐此时想了想,开口说道

    “之前也有见过许多这样三步九叩的人,问起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爱人,子女或者父母,这样最亲近的家人生了现代医疗手段很难治愈的大病。为了替他们祈福,所以才走这样的路。

    但这里的人好像不是。”

    苏成意点点头表示同意,其他地域的人没有生长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自然是有所求,才会行此事。

    他给众人念了一段从朝圣者嘴里听到的歌谣的词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丈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来的,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