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9章 夏国篇:试图摆脱大明桎梏的大夏(第1/9页)

    周国给朱佑枔的感受是,简单,办事效率高,上下团结一心。

    周太子朱佑棈很没架子,追求办事效率。

    加高高原,防止土地沙化,一直都是周太子主抓项目。

    西澳以山脉和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土壤少难以搞种植业,周太子就一边发展畜牧业,一边填土造平原。

    不能发展水稻,就种植玉米、小麦等低附加值农作物。

    朱佑棈有几个化学实验室,主要钻研人造土壤,如何凭空造出土壤,把丘陵变成一块块稻田。

    因为周国缺土,只能想办法人造土,像椰土、营养土,都是人造土,用粪便造出来的,和土没啥关系。

    周国人爱吃大米,但国内粮食供应不足,逼着吃玉米和小麦。

    东北大碴粥,被周国人吃出了花样,用精米和大碴粥一起煮,注重膳食搭配。

    周国人平均身高,仅有171,是列国中最矮的国家。

    和主食是玉米息息相关。

    粗粮没有营养,影响人长高。

    郕国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平均身高在174左右,吴国人最高,平均身高176,是大洋洲列国之最。

    因为吴国人吃得最好,所以长得高。

    周国畜牧业发展不起来,因为粗粮人得吃,畜生只能吃草。

    周国的财政收入,全都投入在改良地形上了,无法在民生方面加大投入。

    近两年,周太子从楚国购买了大量鸟粪,用来肥沃土壤。

    周国又从北美诸国购买冻土,搅拌后填充荒山,把荒山利用起来,甚至还去大明偷冻土。

    为了赚取木材的钱,周国将境内雨林全部砍光,转卖给本土,大明对木材需求量巨大。

    而近两年,随着电力发展,需要煤炭发电,煤炭价格年年增长,周国出售木材和煤炭,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

    为了鼓励生育,周国的农业税分文不取,商税也是非常低的,轻税轻役,与民休息。

    也对郕国出口石油,从吴国进口粮食。

    铲除了雨林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橡胶、甘蔗、香料种植园。

    景泰五十年时,周国从大明引入一百株茶树,开始培植茶园,可周国气候不适合茶叶生长,种出来的茶很不好喝。

    尔后,又从国内引入咖啡树、可乐树和烟草。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周国已经用本国生产的橡胶、白糖、咖啡、烟草,不再依靠进口。

    唯独茶叶,周国气候实在不适合,但是,周国种植的咖啡,味道非常好,在全球能排到前列。

    所以,周国人不太喝茶,基本都喝咖啡。

    郕国种出来的咖啡,也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但郕国人不喜欢喝,只是做咖啡工厂而已。

    周国人为了和国家共渡难关,不进口茶叶,就强用咖啡取而代之,逐渐的喜欢上了咖啡,成果喝咖啡率,达到了恐怖的98。

    根据统计,世界上喝茶的人口,高达47亿,喝咖啡的人口在20亿左右,喝可乐的人口高达60亿。

    而且,随着咖啡店的盛行,喝咖啡的人口,正在挤兑喝茶人口,喝咖啡人口正在攀升。

    所以周国的咖啡豆出口,也是国内大宗出口品,属于拳头产品。

    烟草,可不是周国的支柱产业。

    周国吸烟人群仅有500万人,占据总人口的5。

    因为周国是禁止吸烟的国家,吃饭尚且困难呢,哪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