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八章 工业的第一步,由此开始!(第1/4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六十八章工业的第一步,由此开始汴梁的穷人很多,天下的穷人更多。

    赵骏照顾不了所有人,他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一些事情。

    大宋还是太缺钱了。

    但搞钱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搞到,国内的蛋糕就这么点大,做大蛋糕,把生意做到国外去才是正道。

    然而古代的海贸和陆地贸易永远都受限于一个条件交通。

    在生产力提升之前,基本上泉州和广州那边往中亚做生意,每年有个几千万贯出口额就是极限。

    现在唯一的大买家就是挖到银矿,陡然乍富的日本。

    根据后世西方学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所写的白银资本当中记载,14世纪到16世纪这一百多年间,日本四岛除了石见银矿以外,还有其它存储量不算少的银矿。

    其中以石见银矿存量最多,每年产银30吨,巅峰时期产银38吨,开采了400多年,预计总储备量达到12万吨,价值约3亿多两。

    加上其它银矿,每年从日本生产和供应到明朝的白银达200吨左右。

    只不过目前才刚刚开始,石见银矿虽然已经被发现,但开采量还是太低,去年一年也就采了15吨左右,哪怕大宋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可那边的发展也才刚刚起步,哪那么快建设起来

    所以实际上虽然发现了大型银矿,可宋朝这边每年的进口额其实主要还是以铜矿、硫磺为主。

    白银加上其它原本就发现的产地,每年也就为大宋供应约50多吨,双方之间的白银流入额目前只有明朝的四分之一。

    按照比例来算,差不多相当于每年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的样子。

    黄金倒是有不少,根据日本学者森克己在续日宋贸易之研究中认为,从北宋到南宋,日本每年输入到中国的黄金在一万两以上。

    现在日本那边又在宋彩的帮助下“发现”了佐渡金山,而且这个金山还有大量伴生的白银矿和青铜矿,发展起来的话,又能为大宋更多的黄金和白银。

    如此金银铜铁、硫磺以及其它大量矿产,组成了大宋与日本还有高丽之间的贸易,双方贸易额差不多四千万贯。

    历史上根据记载,仁宗时期明州市舶司入五十万贯,以海贸十抽一的税率,也就是当时宋日之间民间贸易额才五百万贯,要到南宋才能突破到一千万贯。

    但从康定元年双方签订自贸协议开始,两年时间足足增长了八倍,就在于积极与日本沟通,帮助它们扩展了国内的金银矿产。

    这样加上高丽那边的贸易,从康定元年到庆历三年,三年多时间里,已经为大宋带来四百多万白银。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贸易额只会继续增长,从而带动大量产业,让日本那边也技术升级,自然也就能持续扩大白银流入。

    根据学者万明的明代海外贸易数量研究,明朝中后期平均每年有700万两白银流入到大明,其中日本流入达到了每年五百万两左右,另外一二百万两来自于美洲白银。

    所以只要大宋持续把贸易做下去,将来大宋像明朝那样,贸易额到七千万两白银,年入七百万两白银就不再是梦。

    只不过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一月份,赵骏过二十九岁的生日,赵祯打算大操大办,好好庆祝一番。

    但被赵骏拒绝。

    他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