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9章 迦勒底灯塔(第1/2页)

    基里曼在简单地了一下数据板中的内容后,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其中的内容没有像之前的那个视频那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直接发送到他的甲胄中。

    首先,它的内容实在很多。虽然命运铠甲确实也可以将收到的文件直接投在他的视网膜上,但就算是基里曼这样的原体,也不是很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非得靠视网膜投影通读一份两千四百三十三页的文件。

    其次,它的重要性确实也值得如此谨慎对待。虽说,基里曼自己也曾在不屈远征的过程中秘密划拨过一支远征队,令他们前往在大裂隙展开后失去星炬导航的帝国暗面,进行建立“第二星炬”的尝试,但和这份“迦勒底灯塔”计划一比,他发现自己的计划还是保守了。

    “迦勒底灯塔”计划中,确实包含建设“第二星炬”的计划。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负责推行这一计划的迦勒底局被划归星炬厅下属。但“第二星炬”并非整个计划的全貌具体来说,有关这一部分建设工作的总括、论述,推演、证明,以及工程设计及预算报价,在整份文件中只占了头二百七十页。

    甚至于,这二百七十页中的前三十二页半,还是被用于论述“为什么要将迦勒底灯塔的选址定在巴尔主星”。

    这一段的章末总结中表示,因为神圣泰拉已经有了一个星炬,所以借用这个概念再做一个差不多的,也不会很难。

    帝国摄政拧着眉头,一言不发地盯着手中的数据板。

    说实话,这篇计划书他看得有些云里雾里的。首先,他虽然是原体,但不是那种在精密机械上有过人天赋的原体。他远超常人的智慧和算力在后勤统筹上往往有过人的表现,可在这类东西上就没什么亮眼之处了。

    其次,这份文件中的论述推演部分还夹杂了太多他闻所未闻的,甚至拿出去会让帝国审判官怀疑来路不正的概念与技术,基里曼怀疑就算是费鲁斯或者佩图拉博来这份计划书,都会在理解上遇到不少障碍。

    但政治家基里曼知道该如何抓重点。既然藤丸立香的“帝皇亲选、王座特使以下略”这一大串称号,是有王座厅和星炬厅联合认证作为背书的,他就默认对方不会拿什么可行性很低的计划来糊弄他。他是负责做决定的那个人,不需要清楚其中的一切技术细节,因此,他开始单纯挑选文件中有关“迦勒底灯塔”各项组件落成后预期会达成怎样效能的部分

    一号模块“第二星炬”;

    二号模块“命运回响”;

    三号模块“止境之塔”;

    四号模块“美丽征程”;

    五号模块“朗基努斯”;

    六号模块“人理定础”;

    以及尚待论证的七号模块。

    基里曼在这两千多页的文件上花了半个小时。倒不是他的速度跟不上,只是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从文字中看见的、能推论出的东西。他的本能告诉他,应当质疑其中对于模块效果的那些过于匪夷所思的描述,但只要稍微往前翻翻,文件中变成实体纸张的话必然会有厚厚一沓的相关综述就会把他的质疑全部堵回去。

    他会如此迟疑也没别的原因,只是如果这个灯塔能按文件中的描述落地,哪怕各模块的实际输出效能打上五折,帝国暗面也能借此基本稳定下来。在亲眼看见之前,他实在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

    帝国摄政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