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3章 诸葛亮的后手(第1/2页)

    “罪臣徐绾叩见国君。”

    徐绾进入营帐后,当即朝刘备躬身行礼道。

    “早闻徐将军大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汝能来吾蜀营,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刘备乐呵呵的说道。

    “徐将军,汝既为乾军师帅,乾王应待汝不薄,汝为何无缘无故夜投我蜀国”

    相较于刘备,诸葛亮的话语就直白了许多,更有一丝嘲讽、不屑之意。摆明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诸葛丞相不是在下,又岂知在下的难处呢”

    徐绾也是久经风霜的老鸟了,岂会因为诸葛亮的几句话语,就乱了心神呢,一听诸葛亮的询问,当即辩驳道

    “徐某本效命于乐安国先王,后孙儒登基,强取豪夺、引动各方战火,某身为乐安老臣,无论是为国为民自当死荐,只可惜孙儒不听,反而处处排挤我等老臣。

    为了乐安国百姓的未来,在下不得不与许将军暗投乾国,助那张硕击败孙儒,一统东海。”

    “两位将军实在是深明大义,亮由衷的佩服。”

    诸葛亮对着两人拱了拱手,接着说道“如此,徐将军为何不继续安心辅佐乾主”

    “乾主虽许吾等高位,但却对我和许再思兄弟的降将身份,一直都耿耿于怀。暗地里处处限制我等兵权,使得我等空有师帅之位,却无师帅之权。”

    “徐兄所言极是。怎么说俺也是乾国统一东海郡的大功臣,结果却只能屈居在那王铁枪麾下,所部更不过本部五百人这乾主如此苛待功臣。我等何必为此辈效力”

    许再思一听徐绾的话语,顿时有了共鸣,当即连连点头附和。

    而徐绾也摇头叹道“我没有许兄的雄心壮志,原本想着就在乾国颐养天年了。然而这一次许兄降蜀,却是将我也推到了风浪口上。诸多无奈,现今吾也只能投靠蜀主,以求自保了。”

    “未曾想,这乾主的疑心病如此之重。”

    刘备露出一副惋惜的模样,感觉张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就一落千丈了。

    “徐将军,汝可知道现今乾军的部署和规划”诸葛亮没有正面回答徐绾,而是另行询问道。

    “眼下乾军就驻扎在南桥镇内,共计兵马一万两千四百余人,目前正在为粮草问题而发愁,看他们的意思是准备压榨当地的世家,让他们出钱出粮。”

    徐绾听见了诸葛亮的询问,当即按照谢安的意思,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徐将军一路舟车劳顿,且随许将军下去歇息吧。至于军职的话,与许将军一般,暂且在许将军手下任副将,待与乾国的战斗结束后,在行论功行赏。”

    刘备点头,随后对徐绾说道。徐绾与许再思两人闻言,识趣的退了下去。

    “孔明,你怎么看”

    “当初王彦章率领大军驻守灌河,后方仅留裴元绍与许再思两人,前者有八百兵马,后者仅五百有余,因为地形之故,有些出入实属正常。但许再思就因为这个,说王彦章排挤于他,明显站不住脚。

    再说这徐绾,他说降蜀是迫于无奈,却在吾问他乾军局势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全部说了出来。毫无顾念旧主的提拔之情。可见此二人皆为反骨之辈,久后必反,国君万万不可重用”

    诸葛亮见刘备询问,当即面露肃容的劝谏道,言语中也透露出他对于这二人,没有半点信任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