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4章唯一建筑——文华阁(第1/2页)

    接下来就是教育司的事情了。因为玩家掌握的各大国家,开局的大部分政策都是较为原始的春秋时期制度。所以当前乾国国内除了各大世家的私学与民间个别学者自行开设的几处私塾以外,并无专业的教育机构。

    而张硕建立教育司,为的就是创办学堂,尽快的提高国内的识字率,强化人口的基础素质毕竟作为未来人的玩家,他很清楚文化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除非是那种搞驭民五术,玩商君创立的法家古典军国体系的老兄。不然大多数玩家,在时局稳定后。对于教育这一方面,都是不吝投入的。

    但考虑到眼下乾国各方面人才的匮乏,这一次张硕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创办学堂。而是只在东海郡两郡城和七大县城之中进行初步的实验乐安城与兰陵城属于郡城级别。

    因为战争的原因,各地闲置院落不少,学堂建设方面暂时不用考虑使用专门的建设图纸修建建筑,建筑拥有额外加成,迫在眉睫的是学堂所需的教书先生与课本书籍。

    教书先生方面,张硕在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将其交给那些出身士族的文士负责。不过,为了防止有人图谋不轨,或向学员传授错误的思想,张硕还是做出了一些钳制。

    比如在九座学堂内,各设一名监丞。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下堂课的工作报告,呈交给监丞,经过监丞盖章之后,教师们才能上课。课中讲述的内容必须与工作报告上的相同,不得有任何更改。

    此外,张硕还会分批次的将一些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无法继续作战的士兵送来学习。

    一来,是监视这些文士的日常行为。二来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文化。因为后续,张硕会将他们放到各大行政部门担任小吏。

    而目前乾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书籍方面。在皇朝中,书籍不是寻常人家都可以拥有的,除了像陈郡谢氏和兰陵萧氏这样的大世家外,寻常的地主、乡绅家里也没几本书籍。

    为了给学堂准备书籍,张硕也只能舔着脸,向朝中众臣募捐了。不过好在他麾下的这些臣子们都非常通情达理。本身实力也颇为给力,仅仅只是将他们手中部分的著作贡献出来。所造成的积聚就大大出乎了张硕的意料。

    比如王安石的临川集一百卷。这个卷是竹卷不是册。听上去很多,其实不然,一个竹卷是记载不了多少东西的。

    刘洎的刘洎集十卷。

    萧琮的萧琮集七卷。

    刘惔的刘惔集两卷。

    谢尚的谢尚集十六卷。

    岑文本的岑文本集六十卷。

    孙绰的孙绰集十五卷。

    萧瑀的非辩命论一篇。

    王安礼的王魏公集二十卷。

    秦观的淮海集四十九卷、淮海词三卷。另有谈兵之作将帅、奇兵、辩士、谋主、兵法、边防上中下、李陵论、王朴论八篇;政治之作国论、主术、治势上下、法律上下四篇;选才之作任臣、人材两篇;农桑之作蚕书一卷。

    除此之外,谢安捐献藏书两千卷,萧琮捐献藏书一千卷,麋竺捐献藏书138卷,其余大臣们,各自也捐献了数本至数十本不到的藏书。

    如果再加上之前扫平各县,从东海郡其余八国的国库中缴获出来的奇物书籍。零零总总拢共统计下来,眼下张硕手中被系统认可为奇物的藏书,足足达到了四千余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