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4章 一词一美刀,惊艳了众人(第1/4页)

    大刘手里拿着看完的杂志,心情十分激动。

    这才是他心中的科幻

    末世、星空、救援、大爱、还有高纬度的文明,就是里面缺少了战争,或者说战斗。

    让这多少有点不够热血

    先前一直模模糊糊的想法终于有了那么一点思路以高纬度文明的侵略为主题,描写地球反侵略的故事。

    主题有了,只不过故事的大纲情节还有待完善。

    而且未来的高科技,不同纬度的文明战争也需要各种不明觉厉的武器

    大刘一边想,一边兴奋的在纸上记录自己的想法。

    等写完之后,他看着满稿纸的字非常满意。

    呆坐半响,大刘这才取出信纸给方德华写信。首先祝贺他改编的电影非常成功,接着才写出自己对于星际穿越这部的看法。

    非常喜欢作者构造的宏大的宇宙世界,在救援和爱的主题之下,为读者展示了一副令人叹为观止的星空,将科幻完美融入之中。

    在信中,大刘还问星际穿越是否还有第二部若是有,是不是以高纬度文明的战争为主题

    科学文艺杂志社。

    杨萧主编正在等着最终的数据汇总。

    这几期杂志的发行量稳中提升,最后一期应该有不小的涨幅。

    “主编,大概数据出来了。这一期的发行量差点达到十万册。考虑到部分城市售罄,我们要不要考虑加印一些,让发行量达到十万”

    “还有,星际穿越连载完毕,我们是否要与三体讨论一下出版的事情。”

    听着手下的汇报与建议,杨萧露出满意的笑容。

    “那就再加印5000本,凑够十万”

    这一期最初的发行量为八万五千,已加印了一万。

    从两三万的发行量一举推到十万,这成绩非常耀眼。即使下期的发行量回落,估计也能维持在五六万的水准

    若是能取得的出版权,杂志社还能再赚一笔。

    以的经典程度,而且随着大学生毕业工作,图书的购买人群还是非常大的,几万本不成问题。

    数据之外,最让人高兴的无疑是大学生科幻群体的培养与形成。

    特别是在他们的大本营蓉城,科学文艺将一些库存中的经典拿出来,分享给蓉城的多所大学里的科幻社团,让这些社团能够领略更多的科幻作品,也增加了科幻社团的活跃度。

    他们的出现意味着华夏科幻最基础的土壤逐渐开始修复。有了这批读者,完全可以孵化更多的科幻作者,并让科学文艺能够自给自足

    方德华接到杨萧的电话时还有点惊讶,等听到消息时更加惊讶

    “德华,你这部星际穿越给予我们杂志社非常大的帮助,最后这期的发行量几乎都达到了十万,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科幻复兴的希望。你这功莫大焉”

    “杨主编过奖了,正是由于你们杂志社的存在,才保存了国内完整的科幻领域。你们才是最大的功臣”

    “不用谦虚,你听听读者怎么说的”

    杨主编挑着读者来信里的好话说,没多久才问

    “德华,你这部作品能否交给我们杂志社这边出版嗯,稿费按最高标准走,千字十五,你看如何”

    方德华很爽快答应下来,这个时候的稿费也就只能如此。

    “希望这部也能够大卖”

    杨萧得到了答案,心中很高兴“肯定的。另外,年底我们将举行科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