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六十七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1/3页)

    堂内静悄悄的,显得落针可闻。

    朱佑樘端起刚刚送来茶盏,却是知道这个事情不能追究尹直,但尹直并非真的没有半点过错。

    这个案子参考前面三批人的丈量结果确实是人之常情,但事情既然能闹到他这里,亦不能真的完全相信下面的衙门。

    大明治理的最大难题便是官僚集团,由于官员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所以他们跟百姓从来都不存在平等对话。

    特别官员间存在天然的师生、同年和同乡等关系,这里面存在各种人情世故,导致原本好端端的政策变了味道。

    以童子试为例,由于知县跟提学官同朝为官,所以知县所评定的县试案首,到院试便理所当然地得到一个生员名额。

    尹台因麻烦和调查成本而不愿受理这个案子,本质亦是一种嫌麻烦的惰政,终究是因为他过于相信所谓的“同僚”的结论,本质是在帮着“自己人”。

    当然,这里亦不能完全排除帅家谟并不是在无理取闹,毕竟三个衙门均出差的概率还是相对比较低。

    “陛下,老臣确实过于相信前面的调查报告,所以对案子的处理有所松懈今事已至此,老臣愿即刻领人重新丈量”尹直是一个敢于认错的官员,当即进行表态道。

    帅家谟的眉头微蹙,却是站出来反对“陛下,学生请陛下派随行人员亲自丈量,还草民父亲一个公道”

    这

    刘瑾的眉头蹙起,这个书生连堂堂的阁老亦不相信了啊

    只是这亦是难怪,毕竟帅家谟不仅仅是申冤,而且还是要状告整个浙江官员的官官相护,而作为浙江总督的尹直成为最大的“保护伞”。

    “尹阁老乃朕的心腹之臣,若他都无法替朕做得公平公正,那么朕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而朕亦做不到对天下百姓事事都亲力亲为虽然你口口声声宣称案子有冤,但尹阁老奉朕之命前来浙江行禁银令和推新币,每日亦颇为操劳。因三次官府丈量均为隐田,尹阁老亦很难做到事事亲为,朕相信尹阁老并无庇护谁之意,如今便这么办了吧”朱佑樘心谙帝王心术,亦是帮着尹台辩解道。

    “老臣能得陛下如此体恤,死而无撼”尹直的眼眶当即便红了,压抑着内心那份感动进行感激道。

    这个事情的始末确实是如此原本他作为浙江总督需要着力于推行禁银令,但各种事情显得千头万绪,让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一些琐碎事。

    帅家谟的案子虽然死了人,但案子的核心点在丈量是否准确,而茶山经过三次的丈量算是进行了充分调查。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他才选择拒绝受理帅家谟所递交的案子,却不想帅家谟将案子捅到了皇帝这里。

    所幸,皇帝哪怕到了现在仍旧对自己充满着信任,让他亦是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学生失言,叩谢陛下重新丈量”帅家谟能够感受到眼前这位皇帝的真情,便郑重地进行叩谢。

    虽然他将矛头指向了整个江浙官场,亦是痛恨这位不肯受理自己案件的阁老,但并没有十分肯定眼前的阁老跟江浙官员狼狈为奸。

    尽管尹台没有王越那般的显赫声名,但终究是大明内阁的阁老,如今又深得皇帝的宠信,确实不至于做出这种自毁前途的事情。

    现在由尹台负责重新丈量,却是希望这位阁老能够秉公办理,若是尹台仍然判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