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一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1/4页)

    认购国债跟自己官位挂钩,这个事情让很多官员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

    虽然人人都想要标榜自己是清官,但标榜清官从来都不是最终目的,升官发财才是他们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若自己的乌纱帽都丢了,即便有一点好声名亦是无济于事,还不如像万安那般顶着恶名却是封妻荫子的首辅。

    现在朝廷以财政窘迫的名义进行冗员,从最新冗员反馈的情况来看,那些不积极参加国债认购的官员通通被冗减。

    尽管没有谁能证明两件事存在必然的联系,但谁都不愿意冒这一个风险,为了所谓的清名而丢掉乌纱帽得不偿失。

    何况,国债是解决目前朝廷的良方,亦是时下皇帝最重视的事情,谁敢像何乔新那般阻挡只会是死路一条。

    正是如此,京城的官员已经暗暗打定主意在接下来的国债认购中,虽然不能出尽风头,但绝对不能掉车尾。

    礼部衙门,认购现场。

    “我认购十张”

    “我认购十张”

    “我认购三十张”

    “不,我要追加三十张”

    礼部衙门是本轮开启国债认购的第一个衙门,面对新一轮的国债认购,一改之前刑部散漫的态度,礼部显得十分踊跃地认购,甚至还出现了攀比潮。

    之所以出现暗自较劲的情况,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旧怨,而是都害怕落在最后一位,从而成为下一轮冗员的人选。

    虽然人人都是标榜自己是清官,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形象,单是来自地方的冰儆、炭儆和别儆足以让任何一个京官吃饱。

    礼部尚书徐琼自己不可能像刑部尚书何乔新那般添堵,且不说皇帝的雷霆之怒让他承受不起,此次的认购更是他入阁前的最后一次考验。

    最终,在礼部尚书徐琼的极力配合之下,礼部衙门的认购结束。

    整个衙门的官员认购了2000张国债,而最低的认购额度来到了六十张之多,最高的是礼部尚书徐琼认购了三百张。

    此次不再是刑部尚书何乔新带头整个刑部认购的一百张国债,由于有了礼部的好示范,接下来其他衙门纷纷跟上。

    工部和兵部认购了2300张和2400张,吏部则是认购了3000张,而户部认购了足足8000张。

    户部之所以认购这么多国债,主要是户部十三司的官员众多,故而他们的总认购数远超其他衙门。

    正是如此,在元宵假期开启前,六部衙门顺利完成了国债认购。

    除了刑部仅仅认购一百张外,随后的五个衙门都是高额认购,而六部衙门的认购国债总数达到一万两千八百张。

    虽然此次户部发行国债的总数是三十万张,但现在针对六部衙门的发行取得这个成绩,无疑已经算是一个重大的成果。

    “六部的官员真的都认购了啊”

    “我的乖乖,户部认购了八千张”

    “既然这帮大人都认购了,朝廷不至于违约了吧”

    其实六部衙门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认购了多少国债,而是他们已经用真金白银为国债背书,必定能够诱使更多的人进行认购。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果。

    原本观望的权贵纷纷入场,虽然都不敢巨额认购,但很多人愿意拿出几百两进行尝试。

    其实他们不见得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他们将银子放在窑中一年的时间,虽然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