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四章 帝迎新婚,强龙出海(第1/3页)

    随着一个铜锣声“哐”地响起,这场比试宣告正式结束。

    “我钓了五条”

    “哈哈我钓了六条”

    “我也是六条,但比你的大,状元非俺莫属”

    一帮武进士和武生拿着自己的渔获走向登记处,不少人对自己的渔获显得沾沾自喜,特别一个青年男子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正当一些钓得多的武进士或武生洋洋得意之时,突然听到左右同时传来一阵惊呼,不由得纷纷扭头望了过去,旋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只见一个年轻人端着满满一盆鱼获走来,而另一边的中年男子则背扛一条十几斤的巨物宛如得胜归来的将军。

    单从鱼获的情况来看,这两个人的渔获甩了其他人一大截,这场有关武状元和武魁的比试似乎没有了悬念。

    “作弊,姓俞的一定作弊,他怎么可能钓起来这么多”一位背景不凡的青年男子见状,当即进行质疑道。

    旁边的武进士站出来证明道“你钓不到不代表人家钓不到我跟他隔着两个钓位,亲眼看着他一条条钓起来的,根本没有作弊”

    此话一出,亦是得到附近钓点的考生附和,唯有那个跟俞姓年轻人最近的考生沉默,但人家确确实实是一条条钓起来的。

    “你是在质疑本场比试的公允吗”一位兵部官员的脸色骤然一变,对那个挑事的刺头沉声询问道。

    那个青年男子虽然自恃有几分背景,但却是知道自己的背景在这些进士官员面前不值一提,而武进士的含金量还真不太可能让堂堂吏部尚书舞弊作假。

    之所以刚刚进行怀疑,主要还是对那个姓俞年轻人的渔获感到深深的不解,毕竟短短的时间能将木盆钓满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听到旁边考生的证实,又面临这位兵部官员的施压,虽然仍旧不明白怎么能钓到这么多鱼,但还是主动认错。

    吏部尚书李裕将所有考生的反应看在眼里,默默评估着这些考生是否能堪大用,便让人将大家的渔获统计清楚。

    鱼饵不要钱般乱抛,这天底下哪有人这么钓鱼的呢

    除了

    算了

    等着陛下圣裁吧

    那两个不走寻常路之人想要笑到最后,其实他这位吏部尚书说了都不算,此事还得紫禁城那位做决定。

    跟文举相比,武举的关注度确实是低一大截,甚至很多京城百姓压根不知道现在正在举行武举考试。

    至于本届恩科的武状元是谁,似乎都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事。

    从这里亦是可以看得出来,大明重文轻武并非说一说而已,亦不怪后面的熊廷弼在湖广获得武解元后竟然还会选择弃武从文。

    隔日,皇宫传召一位武进士和一位武生进宫。

    从午门跟随小黄门进入,眼前豁然开朗,五座汉白玉金水桥横亘河道上,前面的广场则是一座雄伟的门楼。

    武进士俞元赞跟朱佑樘其实有些渊源,其祖籍凤阳府,始祖俞敏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皇州卫百户。

    由于他从小习文,加上天资不算差,故而考取泉州府的生员功名。只是想要角逐举人功名几乎不可能,故而他参加了本届恩科武举。

    得益于文考成绩优越,加上他从小勤于练习骑射,所以在此次恩科乡试、会试的表现不俗。

    作为一个小小的世袭百户子弟能够走进紫禁城,这已经实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