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各朝反馈(第1/2页)

    关于始皇和长子的相处,很遗憾,并没有史料可考。再次感叹秦朝留下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当时官方对书籍的管控、楚人一炬的烈烈大火、长久年岁下腐烂的竹简,都让历史尘归尘土归土,这样一个短暂而璀然如流星的夺目时代,到底隐没于千秋之下,只余今人不断求索。

    不知道父子俩的状态,自然也就没法从亲子关系和教育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也许始皇帝对这个长子确实失望,所以扔得远远儿的自己待着去吧,也许始皇帝确为磨砺,也许还有未曾发掘的关乎二人的记录,我们都无法得知。

    如今能做的,也只是在固有史料上不断推测揣摩一些政治上的暗流涌动,什么理论都有,什么洗脑包都有,但真成定论的屈指可数。

    但关于此代的讨论不熄。说到底,大家遗憾的不仅仅是扶苏自身,还是他身后代表的那个庞大却突然倒塌的帝国。

    毕竟胡亥实在是太二百五也太不堪了,很多人打心底不能接受啊,就,大秦覆灭也罢,没有不易的王朝,但国以这种方式在胡亥手上没了,好好一个公子就在这样的小人行径下死了,那看客就很难受了呀。

    而这位公子的死亡也是真的过于典型也过于悲剧: 刚刚建立的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帝国的第一次传承、当之无愧的雄主的长子、前所未有的阴谋与背叛、意料之外的霍乱。

    如果历史是一场大型互动游戏,那可以说扶苏在爸爸死后先后承受了掉血持续伤害buff、无法行动、无视护盾斩杀等等一系列攻击。

    后头的王朝一看,第一个皇帝的首次皇位交接就出了这么大的事,爱重的臣子、疼宠的幼子、不起眼的内侍之臣都不能信任了,大伙还不胆战心惊对储位安排斟酌再三么

    就此呢也衍生出一些新的悲剧来大痛,不过秦之扶苏,就讲到这里啦。

    终归虚妄了。

    天幕逐渐淡化褪去,苍穹重归明澈,众人的思绪却早已凌乱。这次讲述不同往常,身在其中者想要理清,又茫然得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帝王却依然冷静端严,怎样看都是不会崩卒的山。

    嬴政先安抚了众卿情绪,打发大家各归其位,把胡亥扔给姊妹兄弟们试后世刑罚,又随意摆摆手把赵高拖出去加以极刑他在二世那处固然权柄在手地位超然,在此朝到底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宦臣,没人真把他当回事。

    众人皆散去后,帝王面前只剩二人。

    扶苏没吭声,知道这是君父要决定的事,李斯与君主双双沉默,往日君臣相得与今后的背叛纠缠不休,横成一道难逾之河。

    跪趴于地的人闭了眼,想自己终究太贪。既已跟随功盖三皇德高五帝之君,又得其信重,伴君创下那样多千秋伟业,如何还能言退天幕说的无错,功过如他,到底也只是被权势驱使的一只狡兔。

    始皇帝未曾暴怒,只看着这位自己赋予许多信赖许多好意的臣子,想他之功绩与罪果,最终还是叹息。

    “天幕言大秦二世而亡,胡亥自是一重原因,却也不是这样简单,尚有难料之事。你且归去,牵黄犬东门逐兔吧,待日后天幕解读,自有用处。”

    李斯涕泪长拜,脱下一身官袍,白身出了宫门。每行一步便意识到此后将受到怎样的冷眼与嘲讽,陛下可能还会用他,但官身不再,多年求索成空,得罪之人看在陛下面上不敢致他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