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0章 自家人没有必要客气。(第1/2页)

    第360章 自家人没有必要客气。

    “心思活泛,无法精心治学,都是经商的好材料。”

    这怎么说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接触的都铜臭,听到也都是这些,难免心思不定。

    心思越活泛,越没办法好好学习。

    伤仲永里面就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小时候聪明,说明开慧早,到了中学没有心思学习,就是因为看的多了,见的多了,心动了,就静不下去了。

    相反有些人小时候木讷呆呆,年龄大一点倒是能静下心好好学习,以后倒是能成材。

    早慧必伤。

    至于捐纳就更简单了,八个字明码标价,卖官鬻爵。

    其实只要翻翻历史,就能看到很多影子。

    就像是这个捐纳制度,这玩意也不是有钱就行,也是有规定的,必须要查出身。

    许大茂脑子里想的是现在是1960年,一百年前那就是1860年,这个一百年肯定不准确,那应该就是搭上了兴办工厂的车,说实话,能坚持到现在真的不容易。

    这必须要八面玲珑。

    在前朝,有三类人是终身无法入仕为官,首先是从事低贱职业者,常见为“下九流”工作经历的,如剃头匠、算命先生。

    碎银子很难防。

    另外两边的屋子里面又闪了许大茂的眼,满满当当摆放的都是真金白银,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瓷器名家。

    “时势造就英雄,时局也能困死英雄。”

    “我爷爷在一百年前弃笔归商,这才有了娄家现在的家业,历经三朝,风雨飘摇,这份家业终究要还回去吗”

    货架上还有几颗银冬瓜。

    不要觉得算命先生高大上,说的神神叨叨听不懂就很厉害。

    这玩意一颗200斤。

    是不是有了既视感

    不然战乱的时候,人说没就没了。

    许大茂也是上了三炷香。

    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伙计偷拿。

    以前也不是不是用来防土匪打劫,说什么太重带不走,那都是在开玩笑,只要值钱,别说二百斤的银冬瓜,二千斤的石狮子都能给你连夜搬走。

    这些玩意都是硬通货。

    这就要提一句以前的商人了,以前的商人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操作,就是低买高卖,搞一個商队,弄上几马车货物就上路了,收到的碎银子就铸成银疙瘩,就是这么一套流程。

    第二就是家奴,即奴才出身,或者在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的,就比如周树人小时候的玩伴闰土,他就是长工,是没有一丁点机会入仕,捐纳都不行,户部连你的钱都不收。

    最后是祖父一辈有重罪的,这个相当于正攵审了,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审查必须三代人履历,这三类人是科举无门,捐官无路,没有任何入仕的机会。

    娄父在这里上香磕头之后,才去了隔壁房间。

    你拿纸币只能在这一片地方花,你拿着金条你想去哪花就去哪里花,随时都能换钱。

    当然兵荒马乱的路上很危险,所以商人心思必须活泛,手上也要有活,八面玲珑的最好。

    “我的祖籍是徽州,那是一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半辈子也就回去过两次,你说我还有机会回去看看吗”

    本来许大茂还没想那么多,听了这句话,他突然明白了,他这个岳父到现在还在试探他呢。

    还是那句话,像这样的有钱人,思维已经和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