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第1/2页)

    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坐不住了

    “咱们厂的首批名额是技工加工程师100名,这次只是先遣队伍,后续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大家一定要说清楚。”

    “好处要讲解明白,全凭自愿,先到先得,就只有这么多名额。”

    许大茂坐在位子上,一句话都不说。

    与我无瓜。

    他现在在轧钢厂属于是另类,是属于厂中之厂,一个搞采购养殖的,去支援三线建设,不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说一点用都没有。

    况且离开了四九城,能不能采购到东西还另说呢。

    所以这件事大家都默认,和养殖组没有关系。

    许大茂来不来,这会议该开还是开。

    “杨厂长,这名额是不是少了点现在大家对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很是高涨,别说去支援三线了,就是去开发沙漠大家也是背上行囊就走,况且又给予了这么多好处,又是涨工资又是升职的,要不再放开点”

    工人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单纯的。

    这个车间主任说的也很有道理。

    但是李副厂长当即说道“这个事,是领导经过慎重商量之后决定的,支援建设可以,我们自己厂里的本职工作可是一点都没少,今年面对那么高的目标,大家可不能掉链子,不然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们没法向领导交代,你们脸上也不好看。”

    “说出去脸上都无光。”

    “李副主任说的对,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先做好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去支援,这一次支援一百人,后面有第二批第三批,想去的以后都有机会,中间有个缓冲时间,也能有时间培养新的人才。”

    许大茂已经在想大领导这么做的原因。

    外部压力过大是一个很大原因。

    另外的客观原因,就是阎解成、刘光齐之流。

    年龄大了,需要上班,需要工作结婚生子,但是城里的工厂不了这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只能在大街上闲逛当无业游民。

    最终会慢慢变成混混盲流之属。

    新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两个字稳定。

    从新的地域划分,直辖城市,自治地区,大片地域微调,就能管中窥豹。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而现在城市里这些人已经是不稳定因素了,一人行,二人伴,三人成团,五人成伙。

    为什么街上那么多混混,不还是因为没工作。

    最主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是农业大国,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的工厂,仅有的这些也容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去支援建设三线,也有一定创造就业岗位的想法在里面。

    只是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究其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了。

    生活安稳,生孩子的意愿太强烈了。

    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哪一家兄弟姐妹不是五六个

    所以后面有那个让人诟病的政策也是必然的行为。

    不过这也让许大茂看到了机会,送走刘光齐和小酒馆孔玉琴的机会。

    直接送到大西北好了。

    “大家回到车间做好宣导工作。”

    会议结束,许大茂直接就去找了李副厂长。

    “这个事不太好办啊,这第一次就这么多名额,而且要求的都是高级工,这学徒不好办啊”

    “这怎么能是学徒呢,都在锻工车间干了两三年的临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