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三十一章 角色联动(第1/4页)

    “港台的影视大盘,看上去的确没比前几年少多少。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没有启明影视的几部片子撑着,港片可能早就被好莱坞大片大残了。

    而且,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启明影视的片子其实并不完全是港片。

    他们公司的片子都是以好莱坞的拍片模式进行的。

    你看孤胆特工,这部片子陈启明便直接放到了北美进行首映。

    显然,他自己这边拍的时候就没打算将之打上港片的标签。”

    “大盘的低迷,这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投资商退出行业,剩下的已经开始玩不转这个市场了。”

    张国荣、张曼玉等人一边看着那边的拍摄,一边说起了最近影视行业的低迷。

    几人的情绪都不可避免的有些低落。

    电影市场的衰落,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虽然他们都是行业里的顶端演员,肯定会有戏拍。

    但大量资本的退出,让整个香港的电影公司都受到了影响。

    以前,有资本支持的时候,一家电影公司可以同时开三四个项目。

    不仅他们这些顶端演员不愁戏拍,连那些小演员都吃得油光满面。

    而现在,资本退出以后,大量影视公司倒闭。

    这导致项目越来越少。

    项目少,可供他们这些演员挑选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挑剧本的机会少了,自然就代表好片子会越来越少。

    长久下去,他们这些演员的口碑也会越来越小。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最近几年冒头的新演员已经越来越少了”

    刘德华的出声,让众人都沉默了。

    说起来,新人冒头越来越少,这其实跟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随着大量资本撤离电影市场,电影公司的资金预算变少,拍片量越来越少。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整个公司的资金全压在了一个项目上。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他们自然就要上保险。

    而电影最好的保险自然就是顶级导演,顶级演员了。

    只有他们才能让电影票房有保证。

    如此一来,仅有一些项目的主角全被交给了港台目前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几个人。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新人几乎没有一点机会能冒头。

    这一点从这两年的电影就能看出来。

    市面上的电影几乎全是那几个有票房能力的人的。

    至于新人,也不是没有,但几乎没有例外,电影一上线,票房就扑街。

    电影公司也不是傻子,在知道推新人不可能带来利益的情况下,谁会去推新人

    “不管这些啦与其操心这些,还不如多演几部好片子出来,让影迷们对港片多一点信心。”

    张曼玉见气氛有些凝重,急忙开口缓和气氛。

    “好像拍完了”梁朝伟看向片场。

    “这部片子可能又要大卖了”

    张国荣扫了一眼那边的一片狼籍,忍不住开口。

    刚才的拍摄用了大量的爆破,场面非常的大。

    这在港片里是非常少见的,只要剧情不烂,电影应该不会扑。

    “拍电影还得是有钱你们知道杜琪峰一月上映的那部十万火急吧

    那部片子就是吃了没钱搞特效的亏。

    据说杜琪峰为了拍摄救火的场景,直接把废弃纺织厂真烧了,然后让演员亲自上阵。

    我听说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