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33、计划有变(第1/4页)

    夜已深,今夜的李亦没有打游戏,而是在赶剧本。

    目前剧本的进度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他要是再埋头赶赶,应该在两天之内就能完工,届

    时就能拿着剧本去上本拜访邀约。

    说起来也是有点嘲讽,昨天晚上还在蘑菇屋里神气地拒绝了李燕和宁俊涛,现在却在担心别人会不肯演。

    当然了,对于实力派的演员,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李亦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全蓝星的人都要围着自己转。

    不过,他忽然想到,这个剧本貌似并不能打动那两位有名有望的大咖。

    庆余年的剧本怎么说呢,能称得上是优秀,节奏紧凑,温馨好笑,后期的勾心斗角也是逻辑在线。

    毕竟一部火到出圈的电视剧,优点自然很多。

    只是这是一部受群众提偏年轻向的电视剧。

    正如李亦当初在直播中说过,这是一部爽剧。

    最主要是,帝和监察院院长陈萍萍,这两个角色固然复杂、精彩,在整個故事中都很重要,但戏份并不算多。

    李亦想邀请的两位大咖分别叫陈志明,吴铁。

    两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以演技闻名于娱乐圈,是真正的老戏骨,不是那种年龄够了就自动成为老戏骨的演员。

    娱乐圈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

    年轻的艺人甭管实力如何,都喊作小鲜肉,一些年长的艺人,艺德和水平都很一般,也能冠上老戏骨的名头。

    也无可厚非,谁让年轻艺人不争气呢。

    但得说句公道话,演戏是需要天赋和时间积累的,没多少经验的年轻人,演技不好也是没法子的事。

    当然了,这其中不包括那些出道好几年,拍了好几部戏,只会打着很努力的口号,演技却没半点进步的年轻艺人。

    那纯纯是资本给观众喂屎吃。

    其中吴铁还不算是很难搞定,他演戏不挑番位大小,只看角色好不好。

    这个好不好,指的是有没有发挥的余地。

    监察院陈萍萍一角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有血有肉,李亦觉得自己三顾茅庐应该也能把吴铁请过来。

    陈志明就有点难搞了。

    相比李亦,人家才是娱乐圈真正的大咖,连续三届证鞋全国委员、文艺协会副会长、电影协会会长等等名头加身。

    从资历和履历,说他是娱乐圈的话事人之一都没什么毛病,是真正的大佬。

    遗憾的是,李亦在上次文艺协会的会议结束后,本来有机会和陈志明交流交流感情的,但因为需要录节目,错过了这个机会。

    邀请像陈志明、吴铁这样的大咖,除了本子足够优秀之外,还得看人情。

    就像当初李亦邀请楚凡、黄崇文等人过来客串一样,不是看交情,他们肯定不会答应。

    所以,铸就综艺咖荣光第一步摇人

    李亦也是有人脉的,文艺协会的几个老人就对他很喜欢。

    可惜自己身边的人和陈志明没什么交情,不然更省事。

    虽然熬夜了,但李亦还是起了个大早,给文艺协会的前会长打去电话。

    “亦哥儿你可是很少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

    李亦有些羞愧,但一想到自己是青年艺人代表,寻求一点支持也是理所应当的,当即就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先是提及了自己有一个剧本,慢慢地聊到演员难找。

    老会长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