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0、陈前背:水母,发光的水母!(第1/4页)

    掌声、闪光灯,李亦恍惚,仿佛身处雷暴区域,准备渡天劫。

    李亦是不怕得罪人的,他只是不会去主动得罪人。

    说这番话,也只是觉得官方对他如此看重,他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不过,说出来之后,李亦只觉得整个人都通透听,就像将那条紫红笛鲷捞上岸时的心情。

    很爽,非常爽

    不亚于在口干舌燥之时喝的第一口冰可乐。

    此时,那些不明白官方为何对李亦如此偏爱的人,也想通了。

    因为,青年艺人里面,还真没多少个有资格说这番话的人。

    而在有资格说这番话的人里面,李亦的人气是最高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同时,他们也明白,以后流量艺人的路子不好走了。

    其实流量艺人不等于没有实力,正如李亦,更确切地说是用来说明这個艺人流量大、人气高。

    只是流水线式的培养没有实力的流量艺人太轻松了,才会让流量艺人这个词带上了贬义,用来代表那些没有实力的艺人。

    讲台上,李亦意气风发的样子深深地刻印在现场所有的脑子里。

    阳光娱乐也有人到场。

    其中一个是公司的老板,他将脸上的阴霾收起,皮笑肉不笑地鼓着掌,他知道,以前用的那些营销手段,不能再继续用在李亦手上了,用也需要非常克制。

    李亦还算认识的经纪人姚红也在,此时她满脸复杂,那个时候,她魄力再大一点,是不是就能将李亦签入手中,或者让李亦再也没有翻身的希望

    想到这些,姚红摇了摇头,不会的,后一个情况不会发生,如果是前一个情况,按照公司走的路子,现在怕是在和李亦对簿公堂。

    李亦下台,回到座位坐好,心中暗爽,脸上则还是在维持着认真、严肃的表情。

    让人一看就会不禁感叹,不愧是青年艺人代表

    擦,这么一想,他更爽了。

    接下来,是上一任的文艺协会会长上台说话,这位已经称得上是老人了,七十三岁,是国内第一批电影演员。

    前两天李亦跟随张峰年拜访的前辈里面,在这位老人的家中待的最久。

    老人上台后,前面也是照着稿子念,然后和李亦一样。

    “刚刚听了我们的新理事、青年艺人代表李亦关于敬业和本分的发言,我心有感触,再多说两句。”

    “前段时间,我接触到一位年轻演员,他很自豪地和别人说,我台词背的特别好,一点都没忘。”

    “我真的很遗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一行连背台词都是值得表扬的事。”

    “台词,就好比战士上战场的那杆枪,你能告诉我,你上战场不带枪吗”

    “那多不要脸”

    老人的背有些佝偻了,但脸色红润,精神很好。

    一番话说下来,字正腔圆,中气十足,满脸都是怒其不争的神色。

    紧接着,老人又对李亦夸奖起来。

    “作为一位年轻人,一名年轻艺人,青年艺人代表,对李亦来说既是认可和表扬,同样也是一种压力。

    说出这么一番话,他的压力会很大,未来的路上会有无数双盯着他的眼睛,但是他仍然说了,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做好这个榜样的觉悟。

    同时,我也希望演艺界的同行们,能够有更多的人对这种现象发声,也欢迎外界的朋友们,对演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