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2章 时朗逸驾到(第1/3页)

    王仁智不但把对外采购原材料的任务下放,而且把产品销售的权力也同时下放,不过这个权力并不是完全下放,而是经过他提前培训。实际上在未经金春兰这个品酒师鉴定之前,王仁智也不好给酒擅自定价,必须等到酿制出产品,金春兰与本地其它酒坊产品对比后才能定价。

    何成森许景源等人对外采购酿酒所需原材料,自然引起客商的注意,酒坊进货的同时个别客商已经登门提前预定。五原所产的高粱酒价格大多在两个半金币到三个半金币之间,首位意外预定的客商是许景源进货的同时提出预定一千斤冰雪牌高粱酒。

    这是一个从事长途贩运经营为主的客商,从外地贩运各种酿酒所需的高粱、玉米、大麦等原料,把五原的高粱酒贩往外地。面对比较陌生的许景源,起初并不太在意,引起他关注的是许景源的进货量,许景源一次性各种原料进了一百吨。

    按说一百吨的量算不上什么,五原那些年产量达万吨的大酒坊,那次进货都五百吨起步,许景源的一百吨只是小客户。但是五原县是个小地方,总人口只不过三十二万,何成森等人投资卧蚕河引水工程的消息早已传遍五原各个角落,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这八个人收购冰雪酒坊自然也瞒不过人,许景源采购一百吨原料确实不多,可是他们同样在其它地方多家商铺采购一百吨的消息这家商铺早已经注意。一个年产一千吨的酒坊,还未开张就采购半年的原料,显然在进行试生产,是个潜在的大客户,这家比较有眼光的店铺当即对许景源提出预定一千斤冰雪牌高粱酒。

    只不过稍微让他们意外的是许景源开出的价格居然高的离谱,一斤还未生产出的冰雪牌高粱酒竟然高达四金币,简直是五原县有史以来的天价。没生产出的产品竟然漫天要价,许景源还是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当然许景源也声明这不是最终定价,最终需按质论价,不满意可单方面终止合同。

    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天价,可是不满意可单方面终止合同,实际上这份合同只针对冰雪酒坊有制约,因此双方签订这份合同。大多数客商是亲临冰雪酒坊洽谈合同,大多最后预定两三千斤,个别少的预定五百斤,其中有三家大客户预定一万斤。酒坊还未投入生产,就把前半个月的产量预定出去,可见申托戈的高粱酒确实非常受欢迎。

    何成森等人在探路,人家这些客商也同样在给自己探路,没人相信新开张的酒坊能够酿出高品质的高粱酒,到时候价格谈不拢大不了终止合同。对于签订只针对自己制约的合同,何成森等人颇为不解,虽然他们很崇拜王仁智,但是心里不相信他可以酿出比当地最好的高粱酒还高出一筹的产品。

    其实王仁智这么做是一种营销措施,他让何成森等人多方采购原料,实际是在做实验,从中最后确定的原料产地。对于各种原料配方他也在进行试验,最终产品定价由金春兰品尝和本地原产品对比后最终确定,他心目中的价位只要高于三金币一斤就认为可以接受。

    三人既要负责给大伙搞好后勤,又要进行酿酒试验,同时郑媛媛还购买了大批狗狗进行训练,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忙了将近半个月,王仁智总算暂时可以轻松轻松,得以去看看引水工程进展情况,春汛马上就开始,每天在家听取汇报他心里不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