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2章前提条件(第1/3页)

    重修码头这件事情目前只是仅限在城南区调研,王仁智不便把消息明确透露给谢玉桓,否则的话以谢氏的势力提前在芦河岸边抢先下手掠夺一块地的可能性非常大。王仁智不主动开口,谢玉桓自然不好问个一清二楚,他迅速在脑子里梳理了一遍,一时真还想不起有啥投资规模远大于雅丹楼的项目。城南区改造应该比雅丹楼投资规模大不少,可是如果分散到各家各户没一个比得上雅丹楼的规模,雅丹楼一次性投资过百万,襄平这些年从未有过如此大的规模。谢玉桓明白,真要是有比雅丹楼投资规模大很多的投资项目,假使王仁智邀请谢氏参加,以谢氏如今的实力,不经过全体元老一致同意,自己根本不敢答应,因为他现在暂时只有动用五万金币以下的权利。

    谢玉桓以前没把雅丹楼太当做一回事,在这个慢节奏的社会,投资规模达到一百多万金币的雅丹楼,谢氏经过测算成本回收恐怕最快也得三十五年。唐家寨进行的所谓的严格培训谢玉桓同样认为意义不大,你下的功夫再大,总不能到大街上把顾客一个个拉到雅丹楼吧这种看法直到他参加百草堂新开的酒铺才有所改变,今天他就是想在王仁智这里求证,未来的雅丹楼如何运营。

    谢玉桓是从酒铺中发现,即使是百草堂所开,里边也没有王仁智当初送给他的芦河大曲和芦河醇,以谢玉桓多年的品酒经验,他清楚如果未来雅丹楼推出这两个品种,将会带来大批好酒的客人。等到王仁智听见谢玉桓说出顾虑之后,王仁智立马说道“谢老哥多虑了,如果三十多年才收回全部投资,我就不会下如此大力气,芦河大曲与芦河醇确实是给雅丹楼所留,作为合作伙伴,我可以负责任的提前告诉你,这只不过是雅丹楼诸多招牌中的的一个。”

    王仁智的话令谢玉桓顿时眼眉上挑,谢氏以相当于四个桩基的花园折价入股雅丹楼,合计折合二十万金币,占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如果真如王仁智所讲的那样,投资回报周期很短,那对如今的谢氏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现在临近年底,谢氏作为一方豪强,拥有大量耕地人口过万,无论是按照耕地还是人头摊派,谢氏都要准备将近十万金币,这对于现在的谢氏是个很大的负担。

    不但是谢氏,当初与百草堂为敌的四方联盟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战败后各方的现款都几乎作为赔偿,并且还变卖了部分资产,之后救治伤员安排后事彻底榨干了这四个势力的潜力。如今刚刚缓过点元气,又面临每年年底的摊派任务,四方势力的日子从未过的如此艰难,一两年以内别想缓过来这口元气,如果明年能够从雅丹楼意外获得一笔分红,谢氏很可能率先走出困境。

    王仁智给谢玉桓宽心后离开谢府,他还约了耿俊山曲一波和刘向福相见,重新修建码头是个投资巨大的大工程,关系到整个襄平今后的发展大计。现在王仁智已经不仅仅是要求自己一家发展壮大,而是要设法带动襄平整体发展,不把襄平建成一个稳固的大后方,王仁智不放心离开襄平去寻求新发展。

    耿曲等是名誉上的襄平行政长官,王仁智自然先从他们这里下手,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协调以耿曲两人为首的联盟与四方联盟之间的关系。只有设法使他们化敌为友,才能给襄平一个安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期间需要王仁智清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