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六章 六尘(第1/2页)

    噹

    噹

    悠扬的钟声响起,带着洗涤心灵的力量从小雷音寺传遍了整个惠山。

    此时是寅时六刻,夜巡僧在钟楼敲钟四下,是在提醒全寺的僧人醒来。

    昨夜菩萨给自己唯一的弟子讲明了寺内的很多戒律清规,某人之前装了一波过目不忘的杯,今天也就不好假装忘记了。

    楚君回麻溜起床,穿好菩萨给自己的“七条衣”,从禅房的水桶中舀出一瓢清水来。

    惠山的泉水很清澈,水中映出人像的清晰度不比铜镜要差。

    他自视一番,失望的把那瓢水还了回去奇了个怪,他头的头发没有一点要长出来的迹象。

    “明明也没留戒疤啊”

    楚君回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出门往大雄宝殿走去。

    小雷音寺里供奉佛像、收集香火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着曾经的佛祖和过去几位名声极大的菩萨。

    其二就是大雄宝殿,这里面供奉着如今的佛祖和十二位菩萨,之所以不供奉罗汉,是因为他们只向求,不向下化。

    罗汉帮助众生还愿的能力差了菩萨们不止一筹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他们不灵。

    信众们肯定都愿意拜灵验的,而不愿意拜不灵验的。

    所以,为了积累更多的香火,各个寺庙一般都供奉的是佛祖和菩萨。

    大雄宝殿是九五间开,象征九五至尊,楚君回作为商国好公民,看到这布置直想摇头。

    如果说大雄宝殿里供奉的那位是世间的至尊至贵者,那商国的君王又算什么

    一点尊严都没有还当什么王。

    看看人家大虞的王,威服海内,莫敢不从,谁要是敢光明正大的称“九五”,靖难司的狗腿子连夜就能把他灭门了。

    大雄宝殿前面立着一尊鼎,鼎面印着“小雷音寺”这四个字。

    这鼎也有说法。

    据传此世的佛教是从西边的“龙窟”传过来的,第一位佛祖“世尊”在龙窟苦修,成道之后于龙窟留下禅坐之影,自己则东渡传道。

    他初至中原,问何器最重,何器最贵,十个中原人九个都告诉他,是鼎。

    从那之后,佛祖就定下了鼎为教内尊贵之器,让弟子用鼎来刻印道统之名,以期有一天,可以定鼎于中原,在那里刻一个“佛”字。

    楚君回绕开鼎,走进了大雄宝殿。

    他一路心不在焉,路没看到什么僧众也没意识到不对,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赶到大殿的人。

    所有的僧人都转头看向他。

    那种目光楚君回无比之熟悉他以前课迟到的时候,全班就是那么看他的。

    “不应该啊”

    他听到钟声后也没墨迹多少时间,就往过赶来了。

    除非这群秃头不洗漱,掀起被子就往大殿跑,不然不可能比他快。

    83最新地址

    戒律院首座此时向站在佛像下的菩萨行了一个佛礼,而后道“执吾姗姗来迟,当罚担水一池。”

    小雷音寺修筑有储水的池子,一池水约为二十桶,去山里打来二十桶水对于有武艺在身的人来说并不算多么重的惩罚,告诫的意义大于惩处。

    但菩萨拒绝了如此安排。

    “执吾初入门墙,未能根除六尘,所以洁身多了一些时间,并非是刻意怠慢,无需惩处。”

    佛门僧人最初阶段的修行是“除六尘”、“清六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