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八章 千古罪人(第1/2页)

    葛辛的话太过危言耸听,几乎是否定了整个文道

    你自是没有直接相信,而是挑出了他话中的几处漏洞,直接质疑

    “假设科举真如你说的那样不堪,我在家乡所学的孝道,为何又与此处不同”

    葛辛长叹了一口气,道“科举改题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在这几百年间,还真出过一个圣人。”

    “他是文庙的第八圣,也被人称为末代文圣。”

    “只是这位文圣不是从齐州走出,而是从南方的一個州走出来的。”

    “更令天下人惊掉下巴的是,他是第一个出身世家的圣人。”

    “直到这位文圣横空出世,传出几篇惊世之作,人们才发现,他的思想竟是旧文道的思想。”

    “他继承了前几位圣人的一些观点,也创新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唯独不沾边的就是科举考的那些东西。”

    “当时有很多人都不是很看得起旧文道,他们听到文圣对一些古籍的讲释,殊不认可,经常指着他的鼻子骂。”

    “文圣对此不多解释,只是借了前人一句话表明心志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末代文圣不走科举之路,而是广收门徒,游列诸州,宣扬旧文道。”

    “他最叛经离道的一点就是,他不讲什么有教无类,而是只招收富家子弟和天赋异禀的人入门墙。”

    “在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因为这一点为人诟病,但在他去世后,很多人才明白他的用意”

    “他的弟子们全部放弃了科举,用家中的余财自己开办学塾,对外噱头给的很大,有机会成为圣人二代弟子。”

    “这种学塾和朝廷办的不一样,要交不少的束脩,穷人交不起,全去了朝廷办的学塾,因此入门的多是富家子弟。”

    “一代弟子教的是真正的旧文道,二代弟子学的也是旧文道,等到二代弟子学成,他们就能用同样的方法招收三代弟子。”

    “旧文道就这么被他们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末代文圣的思想也被他们一代一代的贯彻到了今日文以开智,非以登科。”

    “孙兄这装束,一看就是富家子弟,想必这下应该能明白了吧”

    你不仅明白了,还给自己为什么考不上秀才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庙门拜错了

    “不对啊,就算我学的是旧文道,也不应该走不通文途我依稀记得有先生告诉过我,做好学问,未来官至青云。”

    葛辛道“当然,学旧文道也不代表走不通文途,终南捷径这几个字听过吧”

    你点头道“据说在终南山盖个茅庐住一些日子,就会有朝廷的人来请,我一直以为这是神话故事。”

    “非说他们什么都没做就被朝廷请去确实挺没道理,其实啊这些人也不一直待在山上,他们会把自己写的诗,自己写的文章投到那些官宦之家,搏一个荐名。”

    “这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其他的方式也有,毕竟学旧文道的很多人都很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哈。”

    “你们旸州本地的官僚最擅长这个,员外郎什么的就他们卖的欢。”

    “这就是末代文圣顾虑不到的事了,他虽把旧文道传了下来,但也让官官相护、卖官鬻爵的情况更加猖獗。”

    “大虞允许齐州做国中之国,就是为了在他们那个地方养出圣人,振兴文道,从而制衡武道。”

    “但孙兄也可以看到,如今大虞的武道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