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50 安内(二合一)(第1/4页)

    易购的高管会议随着董事长的表态,气氛变得颇为拘束。

    不得不说,因为体量,大中电器尽管是被易科全资收购又注入易购,但它依然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性。

    方卓在京城谈收购的时候允诺张大中,由他继续运营大中电器,这一承诺持续至今也没被打破,易购方面仅派遣了必要的财务人员。

    一方面是有言在先,另一方面,易购本身自己还缺人,还需要反过来从大中电器抽调人才,实在暂时没有余力全面接掌这一重要线下渠道。

    方卓在任命苏薇作为总裁的时候也和张大中打过招呼,可实际运营时并不是两个人对接就一言而决,下面的人会有分歧。

    今年大中电器全面营收预计仍然能维持在60亿上下的规模,但易购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突破2亿已经算是成功。

    这样的体量对比,大中电器的高管会有想法,凭什么我们营收这么高,要给你线上打下手

    而易购方面也会理所当然的有想法,你大中电器都被我们收购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消化不良的磨合问题。

    如果让易购平稳发展,磨合终究会度过。

    但是,当易购这样的初生牛犊遭到森林猛虎的针对,外面的压力传导到内部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的距离就变得更大了

    按照苏薇的想法张大中固然是实质上的山头,但更多是由于两边规模发展的客观问题可以宜缓不宜急。

    她在方总回来之前保持着顺畅的沟通,也与张大中探讨过线下渠道对线上的补足,后者的态度颇为积极,这是她愿意温和处理的一个原因。

    在苏薇看来张大中连一丝一毫的股权都没有没有利用大中电器保持对抗姿态的动力。

    方卓这两天和苏总沟通了这方面,也认同她的判断,但不认为要缓,反而觉得要更为激进。

    一是外面的竞争力度出现变化。

    二是按照易科成功的经验和逻辑,增量市场的积极增长速度可以掩盖绝大部分问题。

    只要我跑得快,问题就追不上我

    只要企业跑得快问题就落在后面自行消弭

    从这个角度出发,方卓认为,即便大中电器出现一些状况,那也是可以允许的。

    会议室里的诸位高管颇有些心思涌动。

    方卓却没有留出时间让他们消化,继续定下态度“企业要发展,易购要做国内第一的2,我最近也看了大家很多的建议,我认为有個表现出来的心态值得放在这里明确一番。”

    “易购收购了大中电器收购了京东收购了华申物流。”

    “不少人都觉得我们要稳打稳扎,要把内部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再提速前进。”

    华申物流是申城的一家立足华东区域的快递易购收购它是为了自家物流的基本框架。

    方卓喝了口茶缓缓强调道“这样的建议和想法中规中矩,并不适用易购的情况。”

    随着方总这句批评不少高管脸上没什么变化心里都有一定的波澜类似的建议在汇报里没少说。

    物流负责人之一的董学友他有点尴尬的想调整坐姿,但发现大家都屏气凝神的没动静只要强忍着冲动好在,方总的视线并没有在自己这里停留。

    方卓看了一圈确保没人走神,继续谈这个具有一定市场的思潮“易购是一个新项目,但我们并不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