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6章 特别代言人【求订阅】(第1/7页)

    李云海说出回收再利用硒鼓的话来,施家兄妹马上也想到了其中的巨大利润。

    在国外,原装硒鼓的使用,本就是一次性的,用完就丢,但灌了碳粉却可以再次利用,硒鼓的很多零件还可以反复回收。

    施文茵连饭都不吃了,和李云海讨论起来。

    佳能1984年就在国内津门和湛江两地相继建厂。

    随后几个月里,理光和桂林电表厂合资,从此,“桂林理光,四面八方。”这句广告词,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同年,专注于打印机、计算机等业务,居于全球打印机及c行业领先地位的惠普公司,正式在我国成立中华分公司。

    1973年至1983年,由于市场的需求,机械工业部安排了上海复印机厂、津门复印设备厂、汉州复印机厂、长安仪表厂、曙光仪表厂、桂林电表厂、胶澳复印机厂、营口复印机厂、延中复印机厂等生产静电复印设备。

    我国老早就有这些机器的存在。只不过这种昂贵的高端办公设备,和这个年代的电脑一样,跟普通人没有交集。即便是机关单位有复印机,也是放在专门的电脑室,只有专门的一两个人才可以操作,其他人别说操作了,估计想摸一下都难。

    至于普罗大众见识到复印机,估计还要等几年,也就是文印店遍地开花时。

    即便是30年以后,能有机会摸过和操作过复印机的人估计也不多。

    国外复印机厂在国内合资开的店越来越多,做计算机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做五金废件的同行也多,施氏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

    他们想寻求新的生意,而李云海又恰好了一个好生意给他们做。

    施文茵最关心的是合作方式。

    硒鼓并不便宜,但又是一种消耗品,在国外用完即扔,属于工业垃圾,施家人就算从国外收集拉回来,再卖给李云海,肯定也不值钱,赚的也不多。

    李云海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说道“施姐,这家硒鼓再创造工厂,就由你们来开,我负责经销。”

    施家开厂,负责进货、翻新、生产,李云海只负责卖,这样双方都有利益。

    李云海知道,生意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即便是办公设备这一块,他一个人也不可能赚完所有的钱。

    相比起垄断来,他更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施文茵和哥哥商量了几句,对李云海道“你说的这行生意,真的可以做,你和我们一起投资吧”

    李云海知道他们是拿不准这一行的深浅,所以想分散投资的风险,便笑道“我可以占股。占一半都行。”

    此事就这么愉快的谈妥,具体细节需要找时间再行商榷。

    吃着饭,李云海看到郭婉华和张律师一起从包厢间走出来。

    每次看到郭婉华,她都能给人眼前一亮,有一种特别惊艳吸睛的感觉,并不是说她穿着的衣服有多么独特,而是她的气质实在迷人。

    郭婉华看到李云海,微微带笑,走过来和他握手,说道“我有点事情要处理,晚点联系伱,你住在哪里”

    李云海把自己住的地方告诉她。

    郭婉华说了一声好,又和林芝笑了笑。

    施文涛上次出事,多亏了郭婉华和张律师,自那以后,他们之间也认识了,见了面自然要打一声招呼。

    郭婉华和张律师离开。

    施文涛低声说道“我听说陈万兆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