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3章 摆谱【求订阅】(第1/4页)

    庄勇开着车子,李云海坐在副驾。

    秋野千里和他的两个同伙坐在后面座位上。

    庄勇和李云海对了一个眼神,李云海微微点头。

    坐在后面的秋野千里,还没有感受到车子路线的不对劲,和两個同伙谈笑风生。

    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李云海和庄勇先后下了车,拉开后排的车门。

    秋野千里三人下了车,这才发现不对劲,指着医院说道“李先生,这里是医院,我们要去的是湖边你们开错地方了。”

    李云海沉声说道“不,我们没有来错地方。秋野,昨天晚上被你们伤害的女人,就在这里住院,你们难道不想去看望一下她吗”

    岳州本就不大,从云梦饭店开到医院,也就十分钟路程。

    秋野千里脸色一变,这才知道李云海把他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在他们眼里,华人都得奉承他们,不可能对他们不利。

    改开以来,各地都在兴建友谊商店、涉外宾馆。

    国内最早的友谊商店,1958年就在上海开业了。

    西州的友谊商店也早已开业,曾是西州的高档购物场所,那里招聘售货员都有严格要求。那时候,市面上的很多紧俏商品,友谊商店内都有。去商店里面消费也是有门槛的,只对外宾开放,普通人只有隔窗相望的份儿。

    全国的友谊商店的章程总则规定,外国人、外籍公民才能入内买东西。

    从诞生那天起,友谊商店的定位就是接待外宾,得凭护照、华侨证或者外籍工作证才能进,买东西也得凭华侨券。

    普通市民只有驻足张望的份儿,准确说,望也望不着什么,因为那会儿的友谊商店,不仅门口有一溜台阶,门外还竖着铁栅栏,映射着自个儿不一般的门槛。

    铁栅栏,隔出两种商品世界。物资短缺的年月,即便是生活在北金的人们,购买吃穿用度,哪怕买个白菜、奶糖都需要凭票证排大队。

    而在友谊商店,满目是市面上很难买到的紧俏商品梅林的罐头、起士林的西点、苏城的双面绣、杭城的织锦、北金雪莲的羊绒衫、国人热望的自行车、手表而进口家电和威士忌、万宝路等,更是这里的专卖。

    这种商店的管理十分严格,当年花城友谊商店,有个转业到地方的员工,因为老上司过来看望他,他领着老上司到商店里转了一圈,结果被商店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

    那个老上司,还是一位在职的师级领导。

    外宾专店,让出入友谊商店成为身份的象征,但人为地设置商业禁区、拒绝国人入内的做法也引起很多意见。

    1980年9月,北金日报发表文章“只供外宾、华侨”的牌子该摘掉一文写道

    “对群众开放,货源怎么保证”这确实是个问题。我国有些商品至今还很紧缺,不能在市场上敞开供应。但是,我们怎么能把群众进去看一看、买点并不紧缺东西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呢其实,只要我们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少数紧缺商品给外宾以适当照顾,大多数群众是能够理解的。

    正是这些人为的设置阶层障碍,让洋人们自以为高人一等,也让个别骨头软的国人,自觉低人一等。

    此时此刻,秋野千里等人,就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以为,李云海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秋野千里拂然不悦,脸色阴沉,傲慢的说道“你们想干什么别忘了,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