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4章 京内京外(第1/3页)

    第434章 京内京外

    周瑜听着刘辩温和如玉的话,心里冰冷,头皮发麻。

    随着吴景调任并州牧,他父亲复起洛阳府尹,吴郡那边的情势便悄然发生了某种变化。

    江东士族有意的抬高周家,并且极力催促孙周联姻。

    这种联姻的目的,明眼人都看得十分清楚。

    尤其是朝廷里,充斥着无数的鬼精,岂能看不出来其中的蹊跷

    可洛阳城里的反应十分奇怪,而身前的陛下更是亲自促成,这里面更有鬼

    周瑜很早之前就猜测了种种可能,但直到刘辩说了这句卿家再想想,周瑜陡然觉得,或许,他们都猜错了。

    宫里并不是想要抬举孙策以抗衡袁绍,将袁绍阻挡在扬州。

    可是,他父亲复起了。

    荀攸面沉如水,看着桌面上的公文,那一个个名字都十分熟悉,几乎都可以冠为他的门生故吏。

    更令荀攸心烦意乱的是,这个许攸,明显是宫里准备接替司马儁的人。

    周瑜思索着这个三个字,隐约能察觉到,笑语晏晏的这位陛下,似乎藏着更大的野心。

    许攸背着手,颇有些摇头晃脑的道“司马朗啊,怎么与本官说话的”

    朱建平却没有那么乐观,道“仆射,还是须与丞相缓和。”

    司马朗满脸怒色,却被司马懿拉着。

    同样的,也可以概括为颍川党。

    很多事情,应该在他们朝廷,尚书台内解决,不应该扩大,引起朝野波荡。

    荀攸看着他,道“你老实告诉我,太仓到底有多少事情”

    朱建平顿时苦笑,道“仆射,何须问我但凡猜一下,便知晓了。”

    荀攸仔细看完,沉吟着道“我倒是不担心御史台,那许攸盯上了太仓令”

    朱建平闻言,连忙道“仆射说的是。我大汉士族,世受皇恩,还是光明坦荡,以圣人教训为导,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如果是以往,他或许有硬顶的勇气,大不了就是一死。

    吏曹尚书就是荀攸

    如果吏曹尚书要换人,对荀攸,对颍川党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

    荀攸深吸一口气,道“倒是没有。不过,我有清晰的预感。如果是真的,我会想办法力保你接替我,伱要做好准备。”

    在他看来,荀彧,钟繇与他渐行渐远,并不是他的过错,而是那两人背离了他们之前的施政策略,一味的迎合宫里,以至于情势大变,令他们极其被动,颍川党成了众矢之的。

    这个人要是升任了刑曹尚书,可以预见,朝廷里表面的平静将被打破

    许攸来到司马儁床榻不远处,看着面色枯槁,病入膏肓的司马儁,突然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司马儁床边,一脸关心的问道。

    说着,他迈步进去,伸手推开了司马朗。

    但到底是什么,周瑜也猜不透。

    朱建平神情骤变,差点站起来,很是紧张的看着荀攸道“我我并未听说,仆射,你,是丞相说的吗”

    朱建平担心荀攸真的做出出格的事情,认真的劝说道“仆射,太仓不干净是众所周知,但应该不至于牵扯到丞相。可所涉及的六曹九寺以及廷尉,御史台等,就十分难说了。”

    所谓的汉礼,是基于大汉朝多年来的礼法崩坏后而重新修订,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当下官员、士族的处世礼法。

    南海郡

    许攸一怔,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