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82章 末世风气(第1/4页)

    第382章 末世风气

    崇德殿,后殿。

    刘辩状若老师,在诸个孩童之间走来走去,观察着他们书写应试。

    领头的是他两个儿子,后面的是何晏,曹丕等一群孩童,大概都是五到七岁的年纪,正是开蒙的最好时机。

    不远处,站着曹操,卢毓,皇甫坚寿等人,静静的看着。

    卢毓,皇甫坚寿相对平静,这里的孩童与他们关系不大,更多是一种期待。

    二位皇子殿下不用说,何晏、曹丕等人,能够在宫里陪读本身就说明了眼前陛下的潜在培养之意,现在更是亲自督学,可以想见重视。

    曹操满脸络腮胡,看不清什么表情,只是双眼越发狭长,给人阴恻恻之感。

    曹操目光在两个皇子之间转悠,而后扫过他的次子曹丕。

    他与曹丕聚少离多,可以说,曹丕几乎在宫里长大的,曹操这个父亲与曹丕接触的时间远没有刘辩多。

    在以往,曹操认为宫里将曹丕安排为皇子伴读,是一种质子,可从现在来看,未必如此。

    曹操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曹丕这样的待遇,对他来说有害无益。

    刘辩来回巡视良久,见小家伙们颇为紧张,不动声色笑了笑,走出了私塾,向着外面走去。

    曹操,皇甫坚寿,卢毓等人自然跟着,向着芳林苑走去。

    宫里清雪的速度比较快,刘辩一心想要踩雪,直到芳林苑都没能如愿,心里觉得空落落的,还是道“说说吧。”

    皇甫坚寿早就等着了,闻言神色拘谨,字句谨慎的道“陛下,从目前来看,禁军、羽林军以及禁军大营都被叛逆有所渗透,但总体来说并不严重。典校尉,张中郎将已经在着手剔除。微臣已经派赵云去禁军大营,亲自料理,最多半个月便能清除干净。”

    刘辩嗯了一声,走进芳林苑,道“卢毓,宫里是什么情况”

    卢毓相对从容一些,道“回陛下,宫里是有些人信了五斗米教,也暗中传递了不少消息,但还并无叛逆的迹象。大长秋依据罪责轻重,正在处置。”

    刘辩嗯了一声,径直来到小亭子坐下,自顾的开始煮茶。

    皇甫坚寿,卢毓两人站在对面,心里颇有些忐忑。

    在不知不觉间,宫里,禁军,羽林军,禁军大营都被渗透到这种程度,简直不可想象

    曹操站在两人边上,看着刘辩行如流水的煮茶,心里在想着这件事。

    尚书台的动作快如雷霆,短短两三天的功夫,就办成了这么大的事情。

    他身为大司马府右司马,完全被隔绝在外,直到今天早上,才隐约明白尚书台要做什么。

    以往低调内敛,力求稳定的尚书台,突然张开獠牙,令很多人错愕,甚至是措手不及。

    更多的是,对于明年的担忧。

    自当今继位以来,便不间断的制定了一系列国政,涉及体制、赋税、人丁、土地、兵制等等,囊括为新政。

    但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新政阻力巨大,推行的十分缓慢,即便五六年时间过去,依旧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在平定了董卓,将豫、徐二州收归朝廷,朝廷手握八州之地,在整个纷乱的大汉乱局中,已然占据了绝对优势。

    多年准备、酝酿,加之平灭董卓,威加海内,必然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时期。

    万事俱备了。

    尚书台突然凌厉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