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4章 这可怎么办啊?(第1/4页)

    第284章 这可怎么办啊

    永汉五年,四月底。

    长乐宫。

    这一天很热闹,原因是何太后的母亲,也就是刘辩的外婆,舞阳君的寿辰。

    被赶出洛阳五年之久的舞阳君何氏以及他儿子,前车骑将军何苗等和家人得到允准,回到洛阳,出现在何太后为舞阳君庆祝生日的偏殿内。

    不止是他们,蔡文姬带着刘绍以及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唐姬带着刘愈、刘旌以及她父亲唐瑁等,同样在这里。

    这一大家子,说说笑笑,完全没有往日的紧绷情绪,十分欢快。

    没用多久,就是男人一起,女人一堆,看着歌舞,听着丝竹,交头接耳,推杯换盏,好不快乐。

    唯独少了刘辩。

    刘辩自然不会这种时候出现在长乐宫。

    “朕要在哪里,得多扫兴”

    崇德殿后殿内,刘辩一边翻阅着奏本,一边笑着与身前的孔融说道。

    孔融高高大大又肥肥胖胖,十分富态,但浑身上下又带着书卷气,反差感十分强。

    听着刘辩的话,孔融笑呵呵的道“臣相信,太后娘娘以及舞阳君,都希望陛下能亲临的。”

    刘辩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这位太常卿与前两任都不太一样,蔡邕热衷于表现,只做能让他出名的事。而边让则倾向于自己治学,太常寺的事务,全数交给了下属。

    而这位孔融,同为当世大儒,显得有些圆滑。

    刘辩早就看透了这些朝臣,哪里会被表象所迷惑,手里看着的是孔融上呈的,今年秋闱的计划。

    孔融做的是面面俱到,不止是太学、鸿都门学,还给各地世家以及私学发了信,半劝半征召,要求他们的年轻学子,入洛阳参加秋闱,为朝廷进才。

    刘辩仔细看完,微微点头。

    孔融总算是做事情了,而且比他预想的要好不少。

    他随后拿起下一本,只是一看他就皱眉。

    孔融见状,连忙道“陛下,自古以来,大兴之世,无不改元,以应天时。而今我大汉中兴在望,当改元,以应天命。”

    刘辩又看了他一眼,手里这道奏本,基本上都是空话、大话,满满的引经据典的大道理。

    但刘辩没有说话。

    因为他想起来了,今年,是历史上的建安的前一年。

    历史上的今天,曹操已经将刘协带到了许昌,洛阳成了旧都。

    改元吗

    刘辩沉吟着,心里计较着得失。

    改元确实有诸多好处,有着万象更新的启示,是对旧时的告别,新时代的开启。

    “改吧。”

    刘辩思索再三,点头道“太常寺选几个,报尚书台后上呈。”

    “臣遵旨。”孔融大喜的道。

    孔融接任以来,进宫的机会是屈指可数。作为九卿之首,太常卿的地位每况日下,令孔融颇为忧心,担心步前两任的后尘。

    刘辩处理完这几件事,笑着坐起来,道“孔卿家,朱卿家告病,朝廷拟司马防为青州牧,怎么看”

    孔融一怔,仔细想了想,道“臣遵旨意。”

    刘辩拿起茶杯,喝了口,道“那就这么定下吧。卿家自北海来,对青州局势有什么想法”

    孔融面色陡然严肃起来,抬起手,沉声道“陛下,青州情势复杂,天天剿匪,日日剿匪,没完没了,百姓苦不堪言,长此以往,臣恐还有大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