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9章 接连的(第1/3页)

    第229章 接连的

    永汉二年,二月初一。

    一众官员,从卢植府邸出来,每个人都喝了不少酒,三三两两挤在一起,谈论着刚才府里的事情。

    钟繇酒量非常好,这会儿十分清醒,与边上的二荀道“这么看来,卢公是将曹孟德当做接替他的人选了。”

    荀攸面红耳赤,属他喝的最多,道“曹孟德虽说屡有败事,但此人胸襟宽阔,不计嫌隙,若是能潜心用事,当是成大事之人。”

    钟繇不可置否,轻叹道“我观卢公的身体,怕是撑不过这个月了。”

    荀彧神色默然,道“方才席间,卢公的意思,是我希望等举荐曹孟德为大司马府长史”

    大司马府的编制,属于头重脚轻,虽然不断完善,大殿内长史一职空缺多年。而大司马府长史,相当于尚书台尚书令,地位十分险要。

    卢植的用意,自然是希望曹操一步步走。

    荀攸看向荀彧,道“曹操平定青州有大功,按理说当封侯,现在又因夏侯渊一事遭免职,叙功一个大司马府长史,倒也说得过去。”

    荀彧面上如常,道“大司马府长史,是由大司马府任命,无需朝廷商议,更不需朝臣举荐。”

    荀攸,钟繇忽然反应过来,两人不由对视一眼。

    钟繇旋即有所恍然,道“这,曹操,怕不止是接替卢公,或许,还要接替皇甫公”

    荀攸想起来了,皇甫嵩的身体,其实也不太好。

    不管怎么说,曹操才三十七岁,正是一个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

    纵观大汉,曹操,似乎是第二代大司马的最合人选

    荀彧漫步走着,道“元常,物色一个合适的接替你的人选吧。”

    钟繇怔了下,不是说大司马府的事情,怎么突然到他的廷尉府了

    荀攸皱眉,看着荀彧,若有所思的道“族叔的意思,是不止大司马府面临交替,尚书台也是”

    荀彧点头,慢条斯理的道“从现在来看,陛下是有意让蔡公作为过渡的,但蔡公糊涂。幽州刘公,青州朱公入京已经被陛下否决,那么,元常入尚书台便是唯一人选。”

    钟繇摇头,道“你这是事后推断,大司马府的布局,走到现在,你我才算看清。宫里的心思,岂是你我能猜透的。”

    荀攸思索着,道“这些日后再看便是。那曹孟德,我等,是否要举荐”

    钟繇又回头看了眼卢植的府邸,道“卢公向来克俭,府里既无贵重之物,仆从只有那十几个,这几日宴请,怕是将多年积蓄耗光了。”

    荀彧道“举荐吧,人数不宜太多。”

    “好。”荀攸道。人数太多,不止对曹操不好,还有结党嫌疑。

    钟繇与二荀等人商议的时候,卢府内的宾客也走的差不多了。

    曹操与卢植家人扶着卢植回到卧房,看着睡下的卢植,面容枯槁,双眼凹陷,俨然不长久之态。

    曹操面无表情,心里惆怅万分。

    卢植喝了一些酒,已经睡熟。

    卢毓转身向曹操,脸色平静的抬着手道“多谢将军。”

    曹操见十岁不到的卢毓这般知礼数,连忙回礼道“不敢。今后若有难事,曹操义不容辞”

    卢毓没有答话,只是转身给他父亲擦脸。

    曹操又站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开。

    曹操回到府邸的时候,见差不多都熄灯了,也没有什么睡意,转而来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