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1章 贾诩三策 曹操再败(第1/3页)

    第181章 贾诩三策 曹操再败

    二荀与何颙目送着王允走远,这才再次交谈。

    荀攸笑着道“王公的气量好像陡然增加了不少。”

    何颙点头,道“我听说,是陛下带着王公出去走了一趟。”

    荀攸看了眼尚书台里面,道“我还听说,陛下那夜还去了一趟丞相府。”

    荀彧老成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道“公达,你待会儿走一趟太常,将去年大考的名单成绩拿过来。”

    荀攸一怔,道“吏曹有啊”

    荀彧看了他一眼,回转尚书台。

    荀攸更不解,想要问,何颙忽然伸手拦住他,等荀彧走远了,这才低声道“蔡邕的身份不一样了,该给的面子要给。”

    荀攸登时恍然,面上若有所思。

    蔡邕的身份不一样,来自于他女儿的怀孕,若是蔡琰生的是男孩,无疑是皇长子,将来很大概率会是太子、储君,蔡邕这个国丈自是水涨船高。

    “还是叔父心细。”荀攸道。

    何颙望着荀彧进进去了,又道“那个陈群,你怎么看”

    同为颍川世家,荀攸对陈家以及少年成名的陈群有所了解,道“才华横溢,心高气傲。”

    何颙犹豫了下,道“有一次入宫,陛下曾随意的询问过我,谁人能接替廷尉。”

    荀攸神色微动,道“陛下是准备让元常入尚书台陈群还差得远,我担心他会坏事。”

    何颙好奇了,道“怎么说”

    荀攸摇头,有些无奈的道“听元常说,陈群在汉律修订中,要求增加很多条文,比如女子丧偶等居家超过一年不改嫁,当课罚钱,超过两年入狱,三年徒刑,不分男女有三次盗窃流放,聚众斗殴无论缘由仗打五十”

    何颙听着直摇头,道“世家子弟,不通人情世故,倒是能理解,还须再磨练几年。”

    荀攸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廷尉府事关重大,非持重之人不能,陛下询问于你,也是慎重。”

    何颙又看了眼尚书台,道“兖州那边,吏曹有什么考虑”

    兖州牧丁原自桥冒叛乱以来,朝廷上下弹劾不断,为了兖州的稳定,刘辩一直没动他。

    现在并州卢植入京,说明新政要进入新阶段了,那丁原便不适合继续留任兖州牧。

    荀攸想了想,道“我征询过丞相、王公、还有御史台的意见,他们倾向于刘岱。”

    “刘岱”

    何颙会意的点头,这位出自兖州东郡,又是宗亲,倒是合适。

    荀攸瞥了眼周围,见四行为人,低声道“你此番前去并州,还有一个要点,找机会,将董卓的根基彻底拔除。”

    卢植在并州,最重要的任务,是维稳,在战乱之后,稳定并州,为新政打下基础,是以很多事情不能做。

    何颙望向豫州方向,想说什么,忽见阳安长公主急匆匆入宫,立刻收声。

    荀攸,何颙两人对视一眼,心里有着古怪的不好预感。

    不其侯伏完,算算时间,应该离开董卓大营才对,怎么还没有回奏

    三天后,豫州,沛国、沛县。

    董卓近来的脾气十分暴躁,无来由的打死仆从十多人,令其他仆人心惊胆战,不敢靠近。

    在一个少女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董卓系着腰带,脸色无比阴沉的走出来,见堂中坐着牛辅,华雄,贾诩等人一干人,强忍怒火,在位置上坐下。

    其他人只是抬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