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7章 大图谋(第1/3页)

    第97章 大图谋

    中平六年,七月初。

    景福殿,书房。

    荀攸,钟繇,唐瑁,何颙,以及一个韩斌。

    韩斌原本是尚书郎,在朝廷一系列变故中,加上尚书台改制,被以待任为由赋闲了近两个月。

    他高眉骨,高鼻梁,脸骨瘦削,五官十分的突出,双眸如电,一看就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

    五人跪坐在刘辩对面,身前的小桌上摆放着一堆文书,笔墨。

    荀攸一脸沉色,道“陛下,司隶领六郡八十六县,税赋以县为准,而后到郡,然后到司隶,最后入国库,其过程十分繁杂。若是从各县转运,必然矛盾众多,拖延日久。从郡征收,下又不可控,税赋多半流失”

    钟繇,唐瑁等人都面露思索。

    赋税一事,向来极其敏感,地方上捂的极严,太平之时插手都千难万难,何况当前朝廷暗弱,权力被郡县实际掌控。

    韩斌见众人不言,看着刘辩道“陛下,可派兵征收。”

    刘辩眉头一挑,这位可真敢说。

    不谈朝廷有没有那么多兵,即便有,要是与地方打起来,你们怎么自处

    钟繇也摇头,道“最好是不激起郡县的反弹。”

    唐瑁突然抬手,道“陛下,将各郡县换人如何”

    刘辩不置可否。

    这不是人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一套四百年的运行机制腐朽了,换人解决不了问题。

    荀攸这时道“没有足够的力量,各郡县肯定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还得有兵,但得掌握分寸。同时,各郡县里,得有朝廷的人,内外相合,才能阻止各郡县动手脚,将所有赋税,如数转运至国库。”

    何颙看了他一眼,低头默默不语。

    刘辩看着荀攸,心里却是一动,双眼微微眯起,嘴角浮现笑容。

    唐瑁见着,连忙道“陛下有想法了”

    刘辩坐好,又认真想了想,道“朕说说,你们听听,咱们再议一议。”

    五人立时坐好,目光都在刘辩身上。

    刘辩环顾他们,道“荀卿家说的不错,必须有兵,但这个不能激起地方的强烈反弹,所以,这个兵不能是明显针对他们的。朕考虑,在司隶设治粟都尉。”

    众人闻言一怔,细细品味着这四个字。

    郡都尉,就是一郡掌握兵马,辅佐太守的二号人物,但这种郡都尉往往设立在边塞,并州、幽州之类,内地几乎是不设的。

    而治粟,可以追溯为治粟内史,也就是大司农的前身。

    韩斌听着,道“陛下圣明,先以防卫司隶为由设立都尉,掌握一定兵马,地方肯定不会防范,届时转运钱粮,各郡都尉协助是理所应当”

    刘辩看向其他人,道“诸位卿家觉得呢”

    何颙作为民曹尚书,最关心的是钱粮,道“陛下,一郡都尉,多少官吏,多少兵马较为合适”

    刘辩却不在意,道“这个由尚书台议准。”

    这种细节的事情,刘辩哪有精力去考证。县都尉掌握多少兵马,依据县的地域,人口,治安状况等等而决定,不同县还不一样。

    荀攸前前后后思虑一阵,目光微闪的看了眼刘辩,道“臣认为可以。”

    他猜到了,刘辩不止是要在司隶设这治粟都尉,怕是要在全国设立

    这样,既能将赋税收上来,还分割地方太守的实权,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荀攸甚至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