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章 图穷(第1/2页)

    第39章 图穷

    袁隗故作沉吟了一阵,慢慢说道“陛下,三公府,乃是我大汉定制,若是无故裁撤,怕是会引起朝野惊动。”

    三公府,就是司空,司徒,太尉三府,这是丞相权力被不断分割,演化而来。到了现在,三公基本上成了一种虚职,除非挂上录尚书事,入尚书台,成为丞相。

    刘辩看着他,道“朕看太史记,武帝时,官吏人数,是本朝的一半。”

    袁隗心里有些诧异,他原本只以为刘辩读书是装装样子,居然还真的看到了些东西。

    “陛下,”

    袁隗道“武帝时距今有两百余年,时局大变,若是陛下觉得三公府确实虚浮,可酌情调拨,不必裁撤。”

    刘辩面露思索,道“酌情调拨尚书台,朕也要调整,朕打算,将它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少府,卿家怎么看”

    尚书台隶属于少府,置在禁宫,嘉德殿旁,从光武帝开始,就是一种皇帝的直属机构,并不属于朝廷。

    但随着尚书台的发展,已然成了朝廷中枢,丞相都变成了录尚书事,实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袁隗听着,目露一丝诧异。

    这位少年皇帝,已经考虑这么多不是应该忙着与何进争权吗

    他沉默片刻,道“陛下,尚书台,事关重大,牵扯朝野上下,地方百官,轻易触动,恐生变故。”

    “喝茶,”

    刘辩拿起茶杯,自顾喝了一口,道“那九卿呢”

    袁隗躬身,神情沉吟,并没有去拿茶杯。

    原来,他已经动了裁剪官吏的心思,为了节省钱粮吗

    他心里想着,开口道“陛下,九卿所属,确实有些冗余,可酌情精简一些。”

    刘辩见袁隗终于松口,笑了下,道“好。那卿家明日,写份奏本上来,朕看看不用明日了,就现在吧,来人,给袁卿家准备笔墨。”

    身后的中黄门应着,转身去准备。

    袁隗躬身低头,心里出现了浓浓的不解,越发起疑。

    从深夜宣他进宫,到现在让他当面写奏疏,加上四处严加戒备的禁军,种种迹象都说明,这位少年陛下,似乎在预谋着什么事情

    故意拖延时间吗

    袁隗心底自语,现在大权都在何进手里,尚书台就是何进的一言堂,他无权无势,留着他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笔墨很快就端来了,袁隗没有迟疑,拿起笔,顿了顿,就在缣帛上写起来。

    对于他来说,写这样的奏本,根本不需要腹稿,信手拈来。

    但他还是斟字酌句,每个都看似堂堂正正,言之有物,实则又模棱两可,没有态度。

    刘辩看着他写,面色不动,心里在估算着时间。

    三十里到京城,大概要三个时辰,也就是差不多天亮的时候。

    “卿家先写,朕去如厕。”刘辩说着,就起身离开。

    袁隗连忙放下笔,恭送刘辩。

    等刘辩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他慢慢坐下,拿着笔,故作沉吟,心头却越发不安。

    刘辩走出一段距离,招过一个小黄门,道“大长秋在哪里”

    小黄门道“回陛下,大长秋去了崇德殿,曹将军在那里。”

    刘辩看着南方,一片漆黑,少有灯火,道“告诉他,让他派禁卫,暗中盯着大将军府,三公府,袁府,有任何异动,立刻报于朕”

    “是。”小黄门应着,小步快离速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