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今年的变化(第1/3页)

    对于林照夏要接成衣的生意,赵广渊有些不看好。

    华国的衣料便宜,又是机器批量生产,一件汉服不过一二百块,在大齐,这个价钱做出不来。林照夏做这个生意会亏本。

    跟林照夏算了一下账,大齐最便宜的麻布,一匹都要将近两钱,一匹能做一身半到两身成人衣服吧,再加上工钱,做一身衣裳本钱就要二百文了。

    “我只接定制,不做烂大街的货。客人出要求,我按图样和布料估价,若能接受,这活咱就接。”

    而且这边只她一个人,事太多她忙不过来。做些高级精品货最好。口碑最重要。

    但赵广渊还是觉得这活不太靠谱。也不想她太辛苦。

    林照夏趴他怀里,揉他的脸颊,“你不是想为大齐百姓创收吗,大齐女性可不如我们这边地位高,如果她们在家也能接到活,跟出门的汉子一样能挣到钱,她们的日子会不会好过一点而且你不是想得到百姓们的支持吗”

    想是这样想,但为民争利,使民富足,这是上位者该做的事,有些想法他也不想过早地实施。

    在他未站稳脚跟之前,没得给别人做了嫁衣。

    “我知你的顾虑,就不说名声,咱悄悄挣些钱不好吗,越地那里天天朝你伸手,你供应不上,不也是焦头烂额吗能挣一点是一点,而且这边挣到钱了,你不是能换更多东西到大齐变现聚沙成塔嘛。”

    赵广渊不看好是不看好,但没想过阻止。一向是她喜欢,他就会支持,现在看她坚持,便笑着应了。

    隔天回了行宫,就让人把在京城卖洗衣皂卖牙粉卖得欢实的林敬安召了回来。

    林敬安在京城混得如鱼得水。走在路上,不仅排队买货的百姓们叫他一声林管事,连那些来进货的客商都巴结他,请他进酒楼听戏看曲,这小子过得美滋滋。

    可比在岳父手底下看岳父母脸色来得舒坦多了。

    他爹娘给他去信,说李氏来家哭哭啼啼问他在京的地址,说李氏知错了,让他给李氏去封信,他都没理。

    就想着有一天发达了,风风光光地出现在李家人面前。让他们以前小瞧了他,以为他们离开姓李的没法过日子了

    正在京城过得快意,哪想赵广渊就叫人把他唤了回来。

    林敬安行了礼,低头站在赵广渊面前,大气不敢喘。

    他哪里见过什么贵人,越王更是没有见过。也不知越王找他什么事,脑子疯狂转,想他是不是在京城犯什么错了。

    赵广渊低头看他,想着掌柜说的那些林敬安的表现。原本他只是想为林秋山解决林家和二房的矛盾,才想着把林敬安调到京城铺子,反正那边也缺人。

    没想这林敬安在天寿镇畏畏缩缩,胆小怕事,一副唯岳父是从的样子,没想到去了京城,倒展现出他的才干来了。

    在贫民百姓中混得开不说,还笼络了不少客商,给铺子带来了不少生意。

    赵广渊现在也确实无人可用,这林敬安怎么说都是夏儿的亲二哥,也算是自己人。

    “听说你在铺子里表现还不错,为铺子接了不少订单”

    林敬安一听越王夸他,身子挺了挺,“都是掌柜和管事的抬爱,不吝教诲。”

    “你未成年你父就给足了银钱让你在外历练,你开铺子开了十余年,若是那么简单的活你都做不好,你也不过是愚木脑袋一块。”

    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