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还是缺银子(第1/2页)

    赵广渊拿到方大的密信,愣神了许久。没想到他们在那边已经做了这么多。

    今年有他的良种和化肥,那边能收一季粮,基本不用大规模向外购粮他是有预料的。只是没想到方大、孙泽他们会想到做海贸的生意。

    拿着收到的密信与吕善长商量。

    吕善长很是欣慰,他这表弟手下有了这些忠心的下属,将事半功倍。

    “那个庄子和粮食的事是你特意透露给李茂的”

    赵广渊点头,“种出来的粮紧着吃,就算有缺口也不会太大,再向山民和渔民换着食物,总能把今年熬过去。”

    但他还是交待让庄子向外购粮。

    在峻山脚下安置了那么多人,不可能把他们圈在庄子,他们总要在外活动总会接触到人,如此,便不可能做到滴水不露。

    峻山那里垦了百来亩荒地,临近的山上也开了些梯田,已足以供应庄上人所食。对外购买,主要是为了打消别人的打探。

    而且他交待了庄头,若山民们拿肉换粮,也换给他们。换的人多了,粮食若还能自给自足,就会引来别人觊觎。

    山民们在山里以狞猎为生,就算山前屋后种一些杂粮,也不足以糊口。他们想换日常所需,就要出山。

    一出山就有各种不便。搞不好还会被衙役抓到充丁纳税。跟庄子上换粮,庄子上也能得些肉和皮毛。由庄子上拿去卖掉,还能多得个差价。

    而他利用庄子跟山民换粮这个事,往外购粮,也不会引人多思。

    他本可以不管他人死活,但若想把越州掌控在手里,就要为百姓做点什么,暗中攒些名声,得越州乡绅富贾的支持总好过单枪匹马。

    失道寡助,得道多助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吕善长听他解释,赞他想得深远。

    “那李茂是个难得的实干官员,我之前有听到一些他的传闻,他在骆州连任两届,把穷得遍地是乞丐的骆州,变得能吃得上饭了,百姓们不再一到农闲就四处乞食了。同知变知府,这里面是他实实在在的政绩。这样一个人,你不担心他瞧出端倪”

    “我本就是故意漏给他看的。”就看他聪明不聪明了。若他聪明自然能用,若不然,他也能早做打算。

    “若他不靠过来呢像他这样实干的官吏,朝中又无异动,他远离朝政中心,不会冒险站边。”

    赵广渊点头,他现在并不需要李茂站边。他现在还太弱,给不到李茂足够的筹码。

    “我现在还不需要他站边。如果他足够聪明,便会知道怎么做。只要不偏不倚,装聋做哑,适应时给些方便,那对于方大他们便是有利的。”

    吕善长若有所思。“你有成算就行。只是还需盯着那边,万一他向京中透露一二,只捕风捉影,就够你受的了。”

    赵广渊点头,不过现在进出越州都有他安插的耳目,他并不担心京城那边。他让人调查过李茂,李茂是个谨慎的聪明人,不会那么蠢到做些捕风捉影的事。

    而且就算李茂不能信任,他也有后手。

    此事撇开,俩人又谈到方大他们建议的海贸一事。

    “方大那个武夫,倒是出了一个好主意。海贸自来就暴利,若真能做成,你也不用苦哈哈到处想辙赚银子。”

    吕善长越想越觉得海贸是个极好的来钱渠道。

    不说周边国家,就是和那些岛上的岛民两厢易货,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