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5章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罗兰(求月票)(第1/4页)

    “请举例说明好在哪里,并且发表不低于800字的读后感。”

    罗兰哈哈一笑,开了个小玩笑。

    不是,我就这么随口夸你一句,这么不要脸的吗

    霍尔摩斯摇头笑叹,但却还是认真道“我认为,这部论语,通篇仁、礼,本质却还是在于德,在于德治。

    奉行仁义,只不过是实施德治的手段”

    这是真正细读过,而不是以法术「快速」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实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个人修养的完善。

    而礼则是实现仁的途径之一,是儒家所认为的理想规范。

    但这只不过是学界其中一种观点,想要真正精通要义,请循其本。

    本从何来

    道德经

    罗兰所看到的,其实还是德。

    “德治啊

    有德之人,自然仁,自然讲理。

    但天地自然的理,和人世间的理,有时候也是不同的。”

    他感慨着。

    霍尔摩斯深有同感道“本质还是解释权的问题。

    这种事情,得看道德的解释权掌握在谁手里。”

    罗兰道“确实如此,被有德有能之人把持,那就是好的,接近天道的。

    被无德无能之人把持,那就是坏的,违逆天道的。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会觉得,人类世界的道德和良知迂腐而落后,是无用的东西,也不符合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

    很多法师都会存在这样的疑惑,它和真理存在于法杖之上的事实并不相符,为何还会一直被古往今来的先贤圣哲高高捧起,奉为至理

    为什么这個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的妖魔乱舞各种奇葩观念,政治正确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来看,道德和良知这些东西,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少数情况下,会被错误的人把持,引导走向错误的方向。

    一切的根本都指向人,指向由金钱,暴力,舆论等等世俗力量共同把持的最终解释权。”

    其实孔子的思想,一开始也是理性,自然,符合客观规律的。

    但孔子只不过是一个臭教书的,他懂什么论语啊

    他活着的年代,论语都还没有出现呢。

    孔夫子就这样被高高捧起,当做一个泥塑的圣人来膜拜。

    论语起源于他和他的弟子们,但是解释权归于历朝历代的儒家弟子们。

    尤其是在宋代之后,彻底垄断朝堂,推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门阀豪强早已作古,武勋贵族溃不成军。

    就算明初,清初有所反复,也再不是儒家集团的对手,这个集团就彻底堕落了。

    君子六艺,允文允武的是儒家弟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也是儒家弟子。

    忠臣直谏,铮铮铁骨的是儒家弟子,沽名钓誉,自私自利的也是儒家弟子。

    抵抗异族,誓死报国的是儒家弟子,开门跪降,效忠新朝的也是儒家弟子。

    一卷经书哪里有什么用,事在人为啊

    罗兰现在扮演重生之异界孔子,是活着的,有解释权的作者。

    他还没有死呢

    这是他比孔子占便宜的地方。

    他和霍尔摩斯之间也没有关于解释权的疑惑和讨论,而是直接追寻起了根本。

    “法术和法杖解决了暴力的问题,掌握法术之人,拥有最强大的力量。

    然而德治,仁义,道理,解决的是人和人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