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四十九章 定基金城(第1/2页)

    刘晏向李邺汇报了难民的情况,“现在难民已经开始返回家乡,按照卑职事先的统计,大概会走七成以上的民众,最后将剩下三十万人不到,六万户左右,主要是洮州、河州和鄯州三州的民众,卑职打算把他们尽快安置到各州县,把他们分散化,分摊压力。”

    李邺点点头,“这就是我要说的问题,要尽快恢复各州县官府,崔刺史,这些官员都还在陇右吗”

    崔光远微微笑道“回禀殿下,他们都在陇右,事实上,光靠一个秦州根本无法照顾百万难民,关键还是各州官府起作用,这一点,刘使君体会很深。”

    刘晏连忙道“卑职也准备向殿下汇报这一点,深入调研后卑职才发现,窝棚搭建都是每个县集中一起,县里官员带着县吏负责管理各自县民,最后分发钱粮都是他们来安排,要不然不会这么顺畅。”

    李邺问道“狄道县的县令和县尉在吗”

    “都在”

    李邺当即道“狄道县我已经任命了新的县令和县尉,原来的县令升任兰州司马,县尉升任临潭县县令,尽快通知他们”

    “卑职立刻去办”

    “稍等一等,我还要宣布一件事。”

    不多时,所有鹰扬郎将以上将领都纷纷进了中军大帐,文官也都来了,大帐内济济一堂,李邺缓缓道“我现在给大家宣布一件大事,我已经正式决定,将河陇节度府放在金城县,即日起,大军将北移金城。”

    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鼓掌声。

    选择金城县当然是李邺再三考虑作出的决定,金城县不仅可以同时顾及河西和陇右,同时可以和吐蕃军长期对抗。

    金城县的三大豪门李氏、辛氏和杨氏都支持自己,这一点很重要,不像襄阳四大世家都不支持自己,暗中使绊子。

    金城县从前是陇右第二人口大县,仅次于鄯州湟水县,城内有人口近二十万,城外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有农业和商业支撑。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金城县紧靠黄河,利用皮筏子在黄河上航行,一艘大型皮筏子甚至可运输几万斤的货物,甚至可以利用皮筏子把货物运到蒲津关,这是办得到的。

    根基之地既然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迁徙,当然不是从汉中迁去金城县,时机还不成熟,现在他们还处于一种防御阶段,要等他们和吐蕃军进入相持阶段后,才能把汉中的根基迁徙到金城县。

    现在是从上邽迁徙到金城县,军队、物资、粮草都要迁徙过去。

    接下来,李邺还要和辛云京以及崔光远谈一谈,他们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去金城。

    军营内已经开始行动了,五千辆大车和四万头骆驼运载着帐篷和粮食作为第一批队伍出发了,南霁云率领五万新兵也跟着出发,这也是新兵训练的一部分。

    望着一队队骆驼起步,李邺笑着问辛云京道“辛云京是想去金城,还是继续驻守秦州”

    李邺问得很含蓄,他言外之意就是问辛云京是愿意跟随自己,还是效忠朝廷

    辛云京叹息一声道“殿下来陇右才一个月,就化解了陇右灭亡的危机,朝廷却束手无策,殿下心系陇右百姓,拯救了百万苍生,天子故意绕过秦州,对秦州百万难民视而不见,孰轻孰重,孰厚孰薄,辛云京看得清楚,想得通透。”

    说到这,辛云京单膝跪下,抱拳行礼道“我们辛家兄弟一致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