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2章 一个柠檬,两个女生恰(第2/4页)

    费用。

    而师大则负责运营。

    在师大,陈小乐团队初始投入300辆单车,单价225元的话,合计是675万元。

    目前师大运营了一个月,报损了113辆单车,补充113辆单车,维修和运输费用合计是37万。

    而师大靠收取学生的押金,收取了十五万,收取学生使用费用,收取了六万块钱。

    押金的话全部归陈小乐团队所有,而收取的使用费用,则是和师大五五分账。

    也就是说通过运营师大的共享单车,小乐团队在本月赚了差不多五万块钱。

    但考虑到师大两万多的生源,后续通过持续吸引学生扫码注册并支付押金,顶了天了就是60万。

    抛开这六十万的长期收益,每个月小乐团队通过分成能赚三万块钱,但是维修和运输费用却比三万还多,现在就是七千多了,以后肯定还会破万。

    如果未来加大投入,说不定还会出现押金收益和使用收益不成正比,最后越投入越亏。

    什么才是良性状态

    分成远远大于运营费用维修和运输才是良性状态,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

    可现在根本没办法达到。

    周岩也看出了原因智能锁太贵。

    两百块钱一把。

    可要想实现物联,也就是用手机开锁,目前能压到的成本价就是两百。

    其实未来也大差不差,智能锁价格在几百到上千不等,一直都是共享单车成本高的主要来源,可如果这种高成本,是那些正在互相角力用手中财富滚雪球的资本公司来出,绝对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益。

    但说实话,智能锁别看那么简单,却用到了很多东西,单片机、gs模块、gs模块、电机、电池等等,就算再压缩成本,一百多块钱也是要的。

    周岩知道,如果不把智能锁的成本压下来,那运营共享单车真的就只能靠收取学生的押金过活,收完以后不能再收,甚至还有人用完免费次数退押金的情况,所以等注册人数饱和以后,真要算上运营成本,可能真的就是在为学校的交通事业义务劳动。

    说实话周岩可以不用管,等共享单车概念真正被炒起来,用后世标准的运营思路去运作就行,现在说实话就是小打小闹。

    但同样的,如果小打小闹也做成这样,在智能手机尚未完全普及甚至普及率还没过一半的2010年,显然说服大家伙去搞共享单车这个玩意儿,说不定资本连鸟都不会鸟你。

    全国市场是很大,但市场里能够被割韭菜的用户,也局限于那些拥有智能手机的人。

    可这些拥有智能手机的人,转化成共享单车的注册用户,转化率又是多少

    资本不可能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智能锁是一个问题,手机的普及也是一个问题。

    除非真的像和小萱说的那样,大量赠送拼装机,搅乱市场的同时也推动全国智能手机的普及。

    但真要这样做,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也要慎重。

    说白了就是周岩真的不确定共享单车这个概念能不能在智创杯炒作起来,这一次之所以让那些专家教授另眼相看,无非就是取了个巧,看似是在说共享单车,实际上是在说共享经济,胜利在概念上面。

    所以要想确保万无一失,真的得把高校单车运营的问题解决掉。

    不然把项目报表给人家一看,那些专家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