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章 装在罐子里的人(第2/2页)

    维怎么压榨也拿不出碾压奥地利帝国北意大利兵团的实力。

    拉德茨基的主力与法军主力隔河相望,贝内德克则是一个缺乏进取心的指挥官。

    他率军占领热那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起了热那亚防线。这条防线主要是沿用热那亚共和国时期的遗产,并没有太多新东西但是也足够了。

    面对奥地利方面摆出的铁桶阵,贝尔维的参谋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这倒不是那群圣西尔军校的毕业生都是无能的蠢货,而是贝尔维太过看重手中筹码。

    第一次拥有权力的贝尔维太喜欢这种感觉了,他都灵皇宫中过着犹如皇帝般的生活。

    实际上真正的皇帝都没有贝尔维这段日子过得奢靡,他明白这一切都是手中的军队给他带来的。

    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而且超过五十万人参加的攻防战也远远超乎了他们的常识。

    但在兵力相近的情况下,肯定是据险而守的一方更加具有优势。

    这一时期法国人确实崇尚进攻战术,但是这种战术主要是靠快速突进迅速绕过敌军重点防守的区域进攻薄弱点,而不是傻乎乎地去进攻那些有重兵防守的天险。

    贝尔维也想过回去当拿破仑,但是撤退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来的时候撒丁王国没有什么抵抗他可以轻易穿越阿尔卑斯山脉。

    但是现在法军的主力都在和奥地利方面对峙,一旦撤退很可能被对方抓住机会尾随追杀进而变成一场大溃败。

    即便对方反应并不及时,奥地利也可以利用海上力量运送一支部队到法军后方延缓法军的撤退速度,只要被奥地利的追击部队撵上难免会损失惨重。

    事实上在瑞士山区的战斗结束之后,奥地利帝国便派出山地部队借道瑞士绕到了法军的后方。

    弗兰茨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切断法军的补给,毕竟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搞垮法国和撒丁的关系比消灭几十万法军要重要得多。

    这里搞的并不是法国和撒丁政府的关系,而是法国人和撒丁人的关系。

    至于贝尔维手下的那些军队,除了贝尔维本人以外弗兰茨都没有非杀不可的理由。

    还是那句话法国的过分虚弱并不利于奥地利,反而会让奥地利成为众矢之的。

    在地中海海战之后奥地利海军几乎无往不利,法国的第一大岛科西嘉岛只坚持了三天就投降了。

    弗里德里希倒是在隔壁的撒丁岛碰了钉子,这座岛屿曾经为了对抗巴巴里海盗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

    这种老旧的防御工事在奥地利的先进武器面前不堪一击,但是架不住它多呀。

    撒丁岛岛民将防御工事修得到处都是,而且战斗意志十分坚定并没有出现大炮一响就投降的场景。

    最后在弗兰茨的建议下弗里德里希放弃了直接征服撒丁岛,而是占领了岛上的港口,然后将卡洛阿尔贝托和他的追随者们送上了岛。

    撒丁人的事还是该由撒丁人解决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