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大领导要来考察(第1/3页)

    岸线大勘查进行了六天,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明天再勘查一天,明晚就要组织参战民警和协警返回。

    投入这么多人力、花掉那么多经费却一无所获,陈子坤和丁曙光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事实上韩渝一样坐不住,一大早就赶到专案组临时所在地,召集众人开诸葛亮会议。

    “如果只是抛尸,我们之前不是没遇到过。当年我们是怎么分析,案子最终又是怎么破的”

    韩渝抛砖引玉,让大家伙开动脑筋再好好想想。

    滨江分局六年前曾被“老帅”赶鸭子上架侦办过一起杀人抛尸案,当时陈子坤刚调到姑州分局担任副局长,对案情不太了解。丁曙光全程参与了侦办,对案情再熟悉不过。

    他点上烟一连抽了几口,回忆道“当年是天昇港电厂的码头职工在江里发现的尸体,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滨江主城区的长江岸线不是港口就是企业,城区虽然在江边,但能真正看到长江的地方并不多,能符合抛尸条件的地方更少,所以我们当时对长江岸线是有针对性的组织勘查。”

    “长江镇长江岸线虽然不像滨江都开发了,但在来的路上我看了下,正值枯水期,想把尸块抛进江里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的。”韩渝提醒道。

    陈子坤岂能听不出韩渝的言外之意,苦笑道“韩局,你说的这些我们都考虑过,甚至计算过每天涨落潮时的水位,不是什么地方都安排人去勘查的。”

    “只要有可能抛尸的地方,都安排人员去勘查过”韩渝看着地图紧锁起眉头。

    丁曙光无奈地说“长江镇的岸线并不长,刚刚过去的这六天,我们的勘查用地毯式来形容并不为过。别的不说,光从江滩上捡回来的垃圾就多达五六吨。”

    “有没有对垃圾进行分拣检查”

    “检查过,没发现可疑。我们当年侦办皋如的那起抛尸案时做过的工作,这次依葫芦画瓢全做了。”

    有侦办经验与没侦办经验完全不一样。

    如果以震江分局为主组织侦办,震江分局真不一定能想到这些。

    震江分局杨州派出所的曹所意识到滨江分局在业务上走在了前面,再想到滨江分局所面对的治安形势远比震江分局辖区复杂又觉得很正常,毕竟长航公安局那么多分局中,数滨江分局管辖水域的港口吞吐量最大、航运最为繁忙。

    东海港虽然是国内第一大港,但东海港的大多码头泊位治安并不归长航东海分局管。比如黄浦江两侧的码头,无论治安还是消防,要么归交通部东海港公安局管,要么归东海公安局水上分局管,长航东海分局只能管辖长江边的几个码头。

    然而,业务能力再强遇上这起没头没脑的案子也没用。

    曹所暗暗庆幸胡局高瞻远瞩,居然想到借这个机会搞“清江行动”,不然投入的那么多经费真会打水漂。

    韩渝不知道曹所在想什么,紧盯着地图问“长江南岸的岸线有没有勘查”

    丁曙光愣了愣,连忙道“没有。”

    “为什么不组织力量去勘查”韩渝想想又说道“凶手可能在北岸抛尸,一样可能在南岸抛尸”

    “不太可能。”

    不等丁曙光开口,陈子坤就分析道“长江镇附近的过江通道很少,最近的震杨汽渡在西边,距都江港直线距离约42公里。距去年刚建成通车的润杨大桥比震杨汽渡更远,距这儿大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