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三十六章 人才济济!(第1/4页)

    人多帐篷少,132团的战士们只能枕着沙袋露天睡。阑

    蚊虫多,地上凉,如果下雨,都会变成落汤鸡,不只是休息不好,也很容易生病。

    好在跟指挥部要桩木,指挥部实在不知道去哪儿找,竟让林业局通过长航后勤保障组送来了六船楠竹。

    竹子打不了桩,但既能用来搭脚手架,也能用来搭帐篷,韩渝照单全收。

    见转运抢险物资来的大小船只上都有盖货舱的帆布,干脆让邱学良给人家打了几张收条,把那些帆布全征用了至于帆布值多少钱,让人家连同运费一起去找黄老板算账。

    有了帆布就好办了。

    让戴参谋和吴连长组织官兵们把竹子运上大堤,用铅丝铁丝先搭架子,现场裁剪帆布盖上去,再用铁丝进行固定。

    人多力量大。阑

    不到两个小时,就搭建了六个大帐篷

    没跟“大部队”撤离的附近村民,见解放军豁出去帮他们守家园,自发地连夜回去运来好多稻草,有些村民甚至把自个儿家的凉席和蚊帐都送来了。

    人民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纪律很重要。

    稻草不值几个钱,并且现在确实需要,但凉席和蚊帐绝不能收,戴参谋代表应急抢险突击队婉拒村民们的好意,顺便提醒他们未经县委县政府允许不能再下堤回家了。

    有干燥的稻草垫着,有帐篷遮风挡露水,战士们睡的很香。

    一觉醒来,天色已大亮。

    走出大帐篷一看,与围堰结合部的四十多米干堤,比夜里睡觉时宽了四五米阑

    “驻港部队”的大挖机依然在堤下挖土,那两辆怪模怪样的大自卸车正往溃口两侧的干堤上运土,三台大铲车和那台推土机正在加高加宽的溃口两侧干堤上忙碌。

    回头看“登陆点”,赫然发现登陆点也加高加固了。

    从“登陆点”通往堤下的施工便道一看就知道夜里重修过,坡度比之前更缓,坡底下竟停了三台压路机,其中两台压路机的大碾子看着有一人高。

    “登陆点”两侧的大堤,依然是堆放抢险物资的区域,“驻港部队”的两个军官正捧着文件夹在堆场清点

    “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

    吴连长快步走了过来,喊道“七排长、八排长、九排长,各安排两个人跟司务长去驻港部队后勤组帐篷领洗漱用品和劳保用品,领回来之后立即组织分发。”

    “是”阑

    “没说完呢,是什么是”

    吴连长冷哼了一声,接着道“前面有两辆消防队的水罐车,领到洗漱用品之后以班为单位排队去洗漱。都给我洗干净点,把牙给我好好刷刷,不收拾干净不许吃饭,同时要注意节约用水。”

    “是”

    “动作快点。”

    韩渝不是起的很早,而是下半夜就没睡。

    刚跟邹向宇交完班,正在“高级军官帐篷”里一边吃早饭,一边跟好不容易睡了几个小时的安公县水利局老工程师说话。阑

    “等会儿就走”

    “韩书记,我也舍不得走,可不走不行。”

    “有险情”韩渝下意识问。

    严工抬头看了看刚走进来的葛局长和海军中校冯青松,凝重地说“我们县河流纵横,有松东、松西、虎渡、藕池等大小河流十八条。这些河大多是分流江水注入洞庭湖的分江河道,所以我们县也叫江河走廊。”

    韩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