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谁是英雄(第1/3页)

    冯局夜里休息的很晚,今天正好休息,本打算多睡会儿。结果事与愿违,睡得正香,竟被爱人给叫醒了。

    “怎么了,什么事”

    “我们滨江上人民日报了,你看看,二版头条”

    冯局接过报纸,觉得跟以前看的不一样,揉着眼睛问“这报纸哪儿来的。”

    他爱人急切地说“刘主任送来的,赶紧起来,刘主任在外面等你。”

    “老刘来了”

    “冯局,我一看到报纸就直接过来了。”刘主任站在客厅里,捂着电话喊道“我正在给小陈打电话,小陈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播”

    “播什么,什么事这么急”

    “江上的事,非法捕捞鳗鱼苗的事。”

    刘主任知道局长没睡醒,想想又强调道“人民日报改版了,今天改版的,第一天改版滨江就上了二版头条。”

    冯局勐然想起夜里在码头见过的那个王记者,不敢相信他的稿能被人民日报采用,而且上了二版头条。

    打开报纸一看,赫然发现真是。

    大标题是长江下游鳗鱼遭劫,副标题比较保守,是“数百条船狂捞滥捕,滨江市正全力整顿”。

    至于内容,在江上有多少船和人非法捕捞鳗鱼苗这一问题上也比较保守,可能人民日报的编辑搞不清楚情况,不敢按王记者的原稿刊登,但指出的问题很尖锐。

    让冯局更震惊的是,新闻下面配发人民日报记者夜里电话采访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谈话。

    有渔政局副局长的,有渔政处处长的,有农业部水产局局长的

    “冯局,要不要开收音机听广播”

    “打开吧。”

    “好的。”

    “由于气候偏暖,今年鳗鱼苗洄游长江的时间提前,在东广、建福等地走私分子的哄抬下,一条缝衣针大小的鳗鱼苗,收购价高达三元以上。强烈的发财欲驱使着浙海、徽安以及江南沿江地区的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在宽阔的江面上安营扎寨,日夜狂捞滥捕”

    “特别严重的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掩护下,沿江不少毫无捕捞经验的农民,驾驶着各种无证无照,又无任何安全措施的船舶,加入了这个行列。”

    “一些乡镇企业置正常生产于不顾,雇佣人员购置渔网,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事鳗鱼苗的捕捞和走私活动。滨江县五接乡石子加工厂高价租用了徽安丘霍县十三条运输船,厂领导亲自上船指挥,并组织专人贩苗。”

    “由于沿江地区部分县市少数基层干部带头捕捞走私鳗鱼苗,给查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收音机里播放的内容跟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一样,署名记者果然也是王祥广。

    唯一不同的是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的电话采访,播放的是原声,不是播音员念的稿。

    冯局没想到王记者居然能上达天听,赶紧穿好衣服走进客厅,从爱人手中接过挤好牙膏的牙刷,打开水龙头苦笑道“市领导一定觉得很冤,沿江那边多县市,为什么不提别人,偏偏要提滨江。”

    滨江水域一样是姑州的熟州、章家港和大仓水域。

    只提江北,不提江南,确实有点过分。

    况且滥捕鳗鱼苗的不只是这一段,上游涉及到两个地级市,下游涉及到东海。

    港监局办公室刘主任岂能听不出局长的言外之意,挠着头说“因为那么多地市就滨江市区在江边,也因为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