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3章 饥饿的盛世(第1/3页)

    第593章 饥饿的盛世

    承乾手里拿着那窝头,实在吃不下,心里想着这或许就是吃糠咽菜吧,再细嚼慢咽也是难以下咽,又吃一点点,最后还是悄悄放到了桌上,

    他端起破口的黑陶碗,喝起红薯小米稀饭粥,虽然粥很少,倒是有股甜味。

    郑老汉的小儿子手疾眼快,拿走了那大半个窝头,还瓣开,分了块给妹妹。

    老汉有些尴尬的训斥了儿子两句,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十岁的孩子活干不了啥,吃啥却啥不剩,”

    老汉小儿子一边大口嚼着窝头边往外走,还嘟啷道,“窝头一人一个,那窝头本就是我的。”

    “饿死鬼抬胎,赶紧把牛去饮饮,拴大树荫下去,别晒着了。”

    “知道了。”

    饭后,也没有茶水。

    茶叶这玩意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就是一人一碗井水,还算清凉甘甜。

    “这两年有武相公献的海东祥瑞庄稼,咱们庄户人家也算是沾了大光,这红薯土豆子不挑地产量还高,山坡地头都能种,搭着粮吃,起码不用饥荒。”

    老汉有些为难的提了个请求,

    他家佃租的地里稻子快收了,他问武怀玉他们粮铺能不能提前收。

    “我家佃租了三十亩稻田,还有六亩地,三亩种麻三亩种桑,那三十亩稻田今年长势不错,过些日子就能收了,”

    老汉说自家这稻田,精耕细作,浸满了一家人的辛勤汗水,一亩地能有两石收成,今年大约能收六十石。

    往年惯例,田租是夏粮五五分成交租,这两石就要交一石给地主,自己能剩下三十石不到,因为除了租子外,还有些额外的开支。

    比如这马上要到收获季节了,得请庄子的庄头管事来看田,其实就是估算今年产量,定下租额,惯例是要请顿酒甚至送点礼的,交租的时候,往往庄子上还要大斗进,实际要多交些。

    “收成一半交租吗”承乾有点惊讶租额很高。

    “也不全是,夏粮交一半,但秋粮不分成交租,不过惯例地里产的,也要给庄子上送些,”

    这还是郑老汉家现有有牛,有自己的犁耙农具,也不用地主家的肥,否则分成更高,当年他刚开始租地主家地的时候,那时还是二八分成,他拿二,地主拿八。

    “那你家这三十亩粮,交完租够自己吃吗”太子问。

    老汉笑笑,“够了。”

    承乾觉得不够,“我记得朝廷官奴婢、罪犯的口粮,丁口日给二升,中口一升五,小口六合,而放免过一次的蕃户如果承役长上,丁口日给三升五,中男三升呢。”

    太子的数学还可以,他觉得老汉家才种了三十亩稻田,亩产两石,也不过六十石稻,交掉三十多石,那就余不到三十石。

    这一家大小九口人,一个月也仅有两石半口粮,折下来,一家子九口一天口粮才八升,一人都合不到一升,比官奴婢、罪犯的口粮还低。

    怀玉在旁边纠正太子,“二十几石粮可不会全留做口粮,还要卖掉一些的,”

    老汉说他们家现在每天煮半斗米,再搭上红薯土豆、蔬菜,基本温饱了。

    半斗米就是六斤,九个人一天六斤米,还是糙米,一人平均十两左右,怀玉心里换算了下,唐代十两也就折后世七市两多点。

    在缺少油水副食的年代,又是以体力为主的百姓,这点粮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