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过河拆桥,裁撤三司(第1/4页)

    李韦主要是不忿只有自己倒霉,而且李韦现在也想明白了,自己这就是中了苗太妃的算计,才落得如此境地。

    以赵宗汉如今的年纪,苗太妃估计还得在临朝十几年,所以李韦心知自己只怕是再无翻身的可能。

    既然这样,那李韦也没不需要再留什么余地,干脆在狱中供出了一大批与之相关联的贪官污吏,,要拉着一帮人一起倒霉。

    按说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哪朝哪代没有贪官污吏,直接查了就是。

    可主要是在这之中,竟然出现了康海丰的名字,这就很奇怪了。

    毕竟康海丰这才去应天府多久,按说就是想贪也没这么快找着门路吧,难不成康海丰在这方面还有天赋之才,这技能点的多少有点歪啊。

    因为此事本就涉及到了商税改革,再加上李皓前面为了帮李韦绝婚,已经把事情弄得人尽皆知了。

    所以对于李韦此番所说,也没人敢去推搪,当即便由刑部和御史台派人,前往应天府详查此事。

    本来李皓是不想去管的,反正康海丰倒霉也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结果王老太太匆匆返回汴京,找到了李皓,请李皓出面帮忙。

    这就让李皓奇怪了,但李皓还是不想去管,便说道“朝廷国法,岂是我能随意插手的,而且我相信康大人一定是被李韦冤枉的。

    刑部查清情况之后,一定就能还康大人一个清白,您放心便是。”

    见李皓这么含湖自己,王老太太一时间也有些无奈,最终实在是舍不下脸皮,便离开了李皓府上,去找其他人求援去了。

    不过经此一事,李皓在心中断定,康海丰肯定是真的陷进去了,否则王老太太不至于这么急着回京。

    想到袁文绍就在应天府,作为盛家的女婿,王家肯定也是去找过他的,应该知道此事经过。

    所以李皓干脆书信一封去了应天府,问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袁文绍的书信回来,李皓才知道原来这又是康王氏惹出来的祸事。

    本来李皓看康姨母在汴京城中老实了一段时间,还以为她真有所悔改呢。

    没想到刚一离开汴京,就把原先的本性又变回来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她根本就没有改过,只是原先在汴京城位高权重的人太多,再加上受过教训之后,所以被逼的有所收敛。

    结果现在这一离开汴京城,顿时就感觉是身上的枷锁没了,而且加上应天府尹又是自家亲哥哥,就变得更加放飞自我了。

    结果这康王氏搞歪门邪道确实有一手,在交联了几个应天府的本地官卷之后,还真的就把放印子钱和包揽词讼这两块生意给做起来了。

    拿着康王两家的本钱和权力,哗啦啦的往自己怀里搂银子。

    至于康海丰这边,在信中也提到了,他也觉得康王氏的事情做的有些太过了,有心想要管管的。

    只是在王家眼皮子底下,终究是没什么底气采取强硬手段,而康王氏也不是能听进劝的,所以只能任由康王氏胡来。

    倒是王家这边,信中没有提到他们是不是事先知情。

    但在李皓想来,王家肯定是知情的,只是想着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纵使出了问题王家也能摆的平,才没有去管。

    但王家人却没有想到,中间会出了李韦这一档子事,把问题直接在汴京城捅开,让事情脱离了王家的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