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连升两级(第1/5页)

    赵祯乘轿到了大庆殿后门,再下了软轿之后,在内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走进了大庆殿。

    等赵祯进去之后,李皓当然不合适从这里进去,只能从侧门转到到大庆门,从那里入殿。

    不过李皓也是不急,反正自己早到了,也是干等在那。

    要等到殿内传召才能进去,于是便一路踱步走到大庆殿外,等李皓到时,文武百官也才刚进入大庆殿,还在排班。

    于是李皓就先等在了殿门外,陪着士卒们站岗,等着殿内的召唤。

    等的时间倒也不长,很快殿内便有内官出来把李皓给传了进去。

    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今日这场朝会本来就没打算谈什么正事,更多的就是象征意义。

    在宫变之后的关键时期,赵祯需要当着文武百官露一次面,告诉世人自己没有出事,用来稳定天下人心的。

    所以这一场朝会基本是一片祥和,就连那些一贯无事生非的御史言官,这次也没有去触霉头。

    整个朝会上唯一定下的,就是此次宫变的祸首,阎王和荣显的罪过。

    兖王一家被除掉全部爵位,废为庶民,因为他们毕竟是宗室,所以最后还是交由大宗正司进行审判处罚,不过牵扯到谋反,想来也是不会好过的。

    至于荣显一家就更惨了,但也没办法,谁让他们不姓赵呢。

    最终荣显被判斩刑,另外荣显的父亲和儿子,也被牵连一同处斩。

    而其余的亲卷,其中女卷全部发配教坊司,男子全全部发配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这也就意味着荣家算是彻底完了,纵使后面新君继位,大赦天下,也没有他们的份。

    不过相对于其他朝代,这种后果就已经不错了,毕竟这是有着株连制度的古代,参与谋反没有牵扯到九族,荣家也应该庆幸了。

    在明确了这两件事之后,查处其余参与谋反之人的事,就全部交给了大理寺、刑部、开封府会审查办,再由御史台协办。

    而对于有功之臣的封赏,也交给了三衙和政事堂议功。

    议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见朝堂上没有不开眼的出头,赵祯赶紧宣布退朝,而后匆匆赶回了福宁殿修养。

    可能是赵祯这两天确实劳累过甚,刚回了福宁殿,就真的病倒了。

    一连晕了两天,要不是太医保证这只是受惊过度,气血两虚,并一直在陪同在福宁殿煎药侍候,这才让众人能有些放心。

    但看着这个样子,李皓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剧里赵祯可就是在宫变之后,马上就去世了。

    要是如今也这样,那到时就真的麻烦了,也不知道昨天还给赵祯的那封册封诏书在哪。

    如今太子都还没有立下,要是赵祯真的突然去世,那李皓他们白忙活一场还是小事,整怕是个大宋都得动荡起来的。

    现实也正如李皓想的一样,随后皇宫被李皓外松内严的规制起来了,但赵祯昏迷的消息还是从这个大筛子里面露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汴京不免又开始了动荡,不过有英国公坐镇西郊大营,倒也能镇得住场面。

    文官方面韩琦与富弼两位大相公也开始弹压朝臣,稳定局面,所以短时间内倒也没事。

    一时间众人都在等着皇宫内的消息,也还好在第三天赵祯终于醒了过来,虽然身体还是有些虚弱,下不得床,但至少看着是没有性命之忧。

    而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