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3.第三十七(第1/3页)

    百十个妇人领了戎服, 互相看,有人哆哆嗦嗦的,有人就满不在乎地往身上套。

    “咱们能行吗”一个妇人带了哭音, “我哪懂怎么守城啊”

    “又不要你守”另一个妇人很粗鲁地说道, “咱们站城墙上装个人就是”

    半亮不亮的天, 城墙上的守军都被撤下来准备当突击队, 那城头还得留些人站在那,好叫金人远远看了不露怯。

    命令一下来, 有的人就默不作声地穿戎服,系腰带,拎着长杆往城上走,有的人就浑身抖个不停, 随时都想要逃走。

    甚至还有人真的往城门处跑了。

    她慌慌张张,跌跌撞撞,明明一条平整过无数次的道,她跑起来就好像跑在了烂泥坑里, 深一脚, 浅一脚。

    要是叫邻里见了,一定是要笑话她的, 毕竟她是个那样心高气傲的妇人,她有一个很健壮的男人,在义军里已经混上了小押官,因此她平素与人讲话也带上三分颐指气使,好像她已经跟着自家男人,走上了什么登云的梯子。

    可今日她慌得好像一只炸了毛的老母鸡,昏头涨脑地往前冲,还是见了明晃晃的矛尖她才如梦初醒, 突然间停下来。

    这一停下就不得了了,她狐疑地端详,立刻就愤怒地高叫起来“怎么是你这贼妇人”

    “帝姬有令,”那个辽人妇女说,“不许出城,违者死”

    押官夫人见了,心里的恐惧倒是下去许多,只是愤怒更胜一筹了。

    十几个妇人,手里持着简陋的矛,正站在城门前,警惕地看着她。

    她平时连正眼都不看一眼,狗都不如的燕地女人,不知领了什么令,回来就抖起来了

    滏阳没有那许多城门,尤其是新修之后,都只开南北两个城门,南城门现在正打仗呢,她也没有别的去处,只好就赔了一副笑脸“阿嫂,你这是怎么说的我只是想要出城办些事”

    “不行。”对面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押官夫人咬咬牙,就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钱囊递过去。

    “咱们都是旧相识,阿嫂当差辛苦,妹妹哪有不心疼的”她笑道,“这点钱不值什么,拿去换些布料,和妹妹们裁两件新衣服”

    为首的那个妇人走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像是鄙薄,又像是伤心“帝姬为了咱们,命都不要了,你怎么却这样惜命”

    押官夫人听了这话,脸一下子红了,声音也尖利起来“你说的什么屁话帝姬领兵出城,分明是已经逃了她那样尊贵的人,素来都是先跑的”

    她怎么会不跑

    她怎么会在城下死扛

    赵鹿鸣以前也迷惑过这个问题,怎么那些开国君主几乎都有马上征战的经历,最差也得有些跑路的本事。

    后来她渐渐发现,只要是乱世,你或早或晚都要面临这样的绝境。区别就在于有的人拎刀子冲了出来,成就了一番英雄事业,开创了一本新的史书;有的人就只能功败垂成,死于乱军之中,成为别人嗟叹惋惜的闲谈。

    她现在就站在绝境面前。

    她不能逃,因为金人有备而来,她逃不掉。

    她不能守,因为罗贯中还没出生,金人没听过空城计,人家的原则是“来都来了”,所以无论早晚,赶在大宋的援兵来到前,金人一定要攻一次城。

    如果金人在邯郸胜负未分,那些提前备好的守城用滚石和木料原本可以应对试探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