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51.贺明隽(02)(第1/4页)

    一个葬礼, 让贺明隽把到场的亲戚以及村里的大多数人都认全了,也让他瘦了两三斤,看起来愈发惹人怜爱。

    七岁的贺明隽有点瘦小, 和五岁孩子差不多高。

    一些年长的人偶尔会调侃, 说贺明隽这是太聪明了才压得长不高,但他们心底都觉得, 他是吃不好、心思重才影响发育。

    实际上,贺明隽虽然爸不疼妈不爱的,但还真没有过得很凄惨, 更不至于饿肚子。

    无他, 幼年的贺明隽长得实在太精致可爱了。

    十里八乡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孩子。

    现在这具七岁的躯壳中装的是一个阅历丰富的成年人的灵魂,少了几分稚气,可以前,贺明隽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

    孩童时期的贺明隽,脸没到肉嘟嘟的程度, 可也是孩童特有的圆润,气质更没有成年后那么冷冽生人勿近, 看着就像个沉静的洋娃娃似的。

    除了长相, 贺明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的辈分。

    很多当了奶奶的人,贺明隽见了,却要喊“伯母”、“姑姑”, 甚至“嫂子”、“姐姐”。

    小孩儿想长大,可中年人怕老、老年人怕死。

    一声称呼改变不了什么, 却能让人产生几分自欺欺人的愉悦。

    因此,哪怕贺明隽不是一个嘴甜会撒娇的孩子,也格外讨人喜欢。

    他若背着一个布包从村头走到村尾, 估计里面会塞得满满当当。

    如今贺明隽会在办葬礼期间更加消瘦,当然与死了爹伤心、对未来担忧无关,他只是有点不适应现在的饮食。

    贺明隽并没有很重口腹之欲。

    可他经过这么多任务世界,平常吃的,就算不是山珍海味,也是私厨按照他的口味烹饪的佳肴,他的一张嘴早就养刁了。

    其实,比起家家户户平时的粗茶淡饭,这种白事的吃席已经算得上豪华大餐,就是停灵时大厨炖的大杂烩,村里的孩子都觉得很美味。

    猪肉、冬瓜、豆腐、花生米、面筋加了各种调料,那股大锅饭特有的浓烈香味能飘出去很远。

    他们这里没有守孝不吃肉的习俗,盛饭的人还会特意多给贺明隽捞几块肉。

    贺明隽“”

    他是真吃不下。

    口味不合是其一,另外,这碗筷都是共用的,别人用完随便一洗,也没有消毒,让贺明隽多少有点膈应。

    原本贺明隽只是有点爱干净,算不上洁癖,但在潜移默化之中,他变得越来越“讲究”,已经有点不适应现在的农村生活。

    这几天,贺明隽吃得最多就是大白馒头。

    村里自己种的麦子磨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没有超市卖的馒头那么白,不过有一种纯粹的麦香。

    尤其是刚出锅的馒头,暄软又劲道,就算没有配菜都能吃得下去。

    可别人不这么想,一个白白瘦瘦的小团子,拿着一个比他脸小稍小了一圈、还没他脸白的馒头啃着,这一幕简直让见者心酸,分分钟脑补出一曲“小白菜”。

    不同之处,是贺明隽没了爹。

    太可怜了这孩子

    于是,贺明隽的食物每天又多了一碗鸡蛋羹。

    贺明隽“眼巴巴”地盯着,那小模样看起来更加可怜当然是在别人的脑补中。

    实际上,贺明隽只是想学一学怎么做。

    鸡蛋搅开,加一点凉开水和盐,蒸七八分钟,出锅后滴一点香油

    看着挺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