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3.第十五步棋(第1/3页)

    父子俩有这个默契, 其实也是源于燕武帝回京前上的一道折子。

    彼时在荆州,他每次捣毁一个闻香会窝点,都会搜刮他们的财物, 其中当然也有粮食, 这个比银子珠宝还方便,不用折现直接就可以用来赈灾了。

    但是负责清点的户部官员一打开那米袋就发现不对, 这米粒莹润、干燥、还没多少虫蛀, 他可是户部的人,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这分明是去年秋收的新米。

    不仅是新米,还是精米,一般都是收缴上去的税粮才有这个成色。

    可这是闻香会的粮食啊, 又不是从京城运来的,怎么会和税粮扯上关系

    这官员不仅经验丰富,感官也很敏锐,顿时就察觉到了不对,这怕是要出大问题了他赶紧悄悄派人去请十一皇子。

    等燕武帝到了,就将那米袋展开道“殿下, 您看这米”

    燕武帝狐疑地抓了一把米,那米粒从指缝漏下, 白花花的都是米粒, 连糠皮都没有, 更别提树枝枯草,就连米虫都少。

    米商可没有这么良心啊。

    只有那些收税的吹毛求疵, 百姓为了减少损耗,总是把税粮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免得收粮官眼皮一耷拉, 朝筐上踹一脚,这一年就白干了。

    看清这袋粮食的成色,燕武帝脸色也变了,为了防止是个例,他命令手下的人“把所有袋子都打开。”

    亲卫们“是”

    然后将米袋都搬到地上,敞开袋子,燕武帝挨个查看过去,发现无一例外都是成色好的新米。

    这就不是偶然可以解释的了。

    “这是秋粮啊。”

    燕武帝眼神恍惚了。

    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他联想到三年前的那场贪污大案。

    十个布政使司、涉案数千人、连大皇子都作为首恶被诛,菜市口的血冲了三天都冲不干净。

    可是空了不少的官位出来。

    那次皇帝大发雷霆,连亲儿子都杀了,着实将大小官员们震慑住了,这两年多才平安无事。

    没想到啊,这份平静也就维持了两年。

    白米从燕武帝的指缝流走,落回米袋里,他吩咐亲卫将袋子扎紧,秘密装车,和他写的折子一起送回了京城。

    明面上,燕武帝却是叫了两个书童打扮的人,去找那个声称要参他一本的老大人,站在对方门口,一声叠一声地催“老大人,您这奏折写好了没啊殿下催你呢,再晚点驿使可就走了。”

    “就是,您老可快着点吧,一直让殿下等你这也不合适啊。”

    “老大人,您到底写多少了今天能不能写完,给咱们透个底儿啊,别让我们兄弟俩白等。”

    “就是就是,殿下那边都”

    啪地一声,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老大人臭着脸走出来。

    “催催催,就知道催,你们俩催命来了”

    书童甲赔笑“我们也不想啊,但这不是殿下那边儿催的急嘛。”

    书童乙也小心地笑“是啊是啊,那个,大人,您看您这奏折”

    说着他还往老大人手上望了望,那叫一个翘首以盼。

    老大人没好气地把奏折扔到他身上“拿走拿走,给你们殿下送去,别堵在老夫门口”

    这十一皇子也不知道什么毛病,参他的折子,还一天到晚地催,要不是提前放过狠话,老大人都有点不想写了。

    不然总觉得好像掉进了他的圈套里一样。

    终于拿到奏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