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15(第1/3页)

    中庸乃儒家经典,全篇共计3568个字,又分为三十三个篇章。1

    作为科举人,韩松对这些基础信息了若指掌。

    当年他背诵中庸,也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背得滚瓜烂熟。

    再看韩榆

    他出去不过半个多时辰。

    韩松喉咙轻动,走到韩榆身边坐下“既然如此,你背一遍给我听。”

    一边说着,指尖抚过中庸的书页书脊,确认有无破损痕迹。

    完好无损。

    “好。”韩榆起身,闭眼清嗓子,“咳咳天命之谓性,口性之谓道”2

    3568个字,耗时近一炷香。

    耳畔洪亮的嗓音清晰流利,声音的主人摇头晃脑,板着小脸看起来格外认真。

    韩松面上情绪不显,甚至在前者背书时分出一半心神提笔誊抄。

    直至韩榆背完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二哥我背完啦”3

    韩松看着一脸“快夸我我厉不厉害”的韩榆,平静无波的眼底多了些什么。

    只是没等韩榆看个仔细,就已消失无影。

    他并未放在心上,迫切地问询“二哥,我背得如何”

    “不错。”

    饶是韩松对韩榆存有诸多偏见,也不得不承认韩榆背得极好。

    韩榆双眼闪闪亮,背着手昂首挺胸。

    二哥夸我了耶

    紧接着,又听韩松话锋一转“所以你能解释一下,通篇出现二百三十八次的口字,究竟是何意”

    起初他以为是口误,想过打断韩榆纠正一二,只是听后者越背越流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终究按捺住了。

    直到韩榆背完整本,他才提出质疑。

    韩榆脸一红,对着手指说“因为那些字儿我都不认识,就以口字代替了。”

    至于为什么用“口”字,也是受到语文老爷爷的影响。

    因条件所限,从网上下载的那些古籍总是缺胳膊少腿。

    语文老爷爷说,末世开始前,有些网站的审核极为严格,但凡审核系统捕捉到任何可能存疑的词句,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口口”将其替换掉。

    虽然语文老爷爷都是以原文教他,韩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为了稳住小学鸡人设,韩榆就费了些心思,以“口”代替韩松还未教过的文字。

    一开始有些拗口,但多读两遍就通顺了。

    第三遍,便可倒背如流。

    听完韩榆解释的韩松“”

    抬手轻揉额角,韩松稳声道“是我的疏忽,左右你正月才去私塾,以你的天分,也能将大部分文字学得七七八八。”

    剩下那些复杂的文字,就交给罗先生了。

    韩榆嗯嗯点头,蹭到韩松身旁“那二哥,你可以带我一起去镇上吗”

    韩松脑中飞快闪过什么,眉梢轻动。

    他莫不是想以背诵全篇来争取去镇上的机会

    韩松睨了眼满脸期待的韩榆,忽然想起,眼前之人将满四岁,还没出过桃花村。

    两股思想不断拉扯。

    黑色小韩松“三岁看大,你给我离他远点”

    白色小韩松“他辛辛苦苦背书,你忍心让他失望吗”

    韩松垂下眼帘,指腹摩挲着笔杆“你去问二叔二婶,若他们同意,我就带你去。”

    韩榆高举双手,呼一声“好耶”,哧溜跑出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马上征求爹娘的意见了

    韩松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