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95.秀才三十七(第1/5页)

    当数万流民跋涉到京郊, 就看到了长长的粥棚和旁边筐子里堆的高高的杂粮窝头。

    喝了粥吃了窝头,按户按村分成一拨拨去登记,去听人讲解朝廷会如何安顿他们。

    听到要用干活换吃喝住, 大多数流民没觉得有问题, 混在里面闹事的就提出质疑,认为他们远道而来又累又饿,郭尚书大人应该让他们好好休息,休养好了身体才能干活。

    讲解的小吏看了他一眼,“这一切都是陛下的命令,和尚书大人有何相干, 尚书大人能拿得出这许多粮来你这是在煽动闹事,其心可诛”,然后就有兵士上前把人拖走了。

    审讯结果也向流民公布,这些人有人特意安排的,就为了裹挟民意,但对老百姓不会讲的这么文绉绉,就是直白, 这些人是坏人,故意让大家跟着他和朝廷对着干, 然后害死你们。

    一边是热粥窝头,一边是持刀的兵士, 傻了才会用脖子碰刀去。

    数万流民很快就安顿的差不多了,他们首先就是建造自己住的屋子, 砖瓦的别想, 加了少许木料的茅草屋盖起来,糊上泥巴,也能遮挡风雨。

    流民干活也有工钱, 有了钱也要消费,经济都拉了起来,加上报纸一直在宣扬朝廷政策,流民们有活干,有饭吃,有地方住,还有义诊的大夫每天巡视,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数万人居然一点风波都没引起。

    岚州系的官员押了进京,察校司也在四处抓人,最后一大批人被砍了脑袋,岚州士绅都倒台了一大半。

    不过叶明朗告诉苏晚枫,“上头还有人,只他们乖觉,尾巴断的干净,你还是要小心。”

    苏晚枫冷笑,“一群上不了台面不敢露头的鬼祟,我怕他们,笑话”

    她很骄傲,都混的有人暗鲨她了,足以证明她戳痛了好些人的肺管子。

    趁这机会,苏晚枫就开始推动开荒地的政策,开荒,三年内基本无产出,朝廷也不收税,还给各项优惠政策。

    原本农民们是不理会的,但是报纸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就有人去衙门登记尝试,也不要多,一两亩地开着试试看,待自己开了荒,果然享受到了这些优惠政策,报纸又开始用案例说法,引得农民们蠢蠢欲动。

    地主们也想享受这些便利,但是朝廷不给土地超过多少的人享受这条政策。

    开出来的地,全都登记在册,这些是明的,产权一半归朝廷一半归农民,私下买卖都不行,农民只能卖给朝廷。

    有些地主家的雇农就开始逃离了,他们给地主种地,一年到头也就混个水饱,基本什么都落不下,现在看那些给朝廷开荒种地的人,日子居然越过越好。

    有良民户籍,可以买低价盐,低价米,还有低价布供应,还有珍贵的油,拿着良民户籍,油也能买到低价的。

    这些都有定量,但没有良民户籍是买不到这些的。

    当老百姓们意识到良民户籍的作用,就不会在轻易去投靠地主士绅,去当隐户农奴,甚至卖儿卖女的都少了,因为卖出去的孩子就是奴隶,奴隶不享受任何政策。

    以往卖孩子是因为家里实在养不起,现在一个孩子的名头可以买到很多低价的物资,那养孩子的负担就减轻了,除了个各别好吃懒做的人家外,大多数人家还是希望骨肉团圆的。

    苏晚枫对景盛帝道,“农奴,就不是朝廷的子民,他们只是地主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